▲ 莫高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是甘肃省敦煌县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县万佛峡的榆林窟,一般指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县东南 25 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据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修佛龛碑》记载,乐僔和尚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

经过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为巨大的石窟群。南区近千米长的崖面上,洞窟鳞次栉比,密若蜂房,中部尤为集中,上下多达5列。已编号洞窟492个,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影塑未计在内),唐、宋木构窟檐5座。根据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及艺术风格的特点和变化,莫高窟可分为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4个大的发展时期。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长久,位列全国石窟之冠,也是世界著名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童子飞天(西魏 莫高窟285窟 窟顶北披)

发现史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至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以后,又受到人们的注意。雍正年间督修敦煌城的汪漋,发现《李氏再修功德碑》和莫高窟壁画,写诗盛赞敦煌艺术。嘉庆年间,著名的西北史地学者徐松游历莫高窟,在《西域水道记》中,记录了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并探讨其创建的年代和历史。道光十一年(1831)敦煌知县苏履吉修撰的《敦煌县志》,附载了描述莫高窟的版画和诗文。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4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 A.斯坦因(中间)摄于1907年秋

1907年英国的 A.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和绘、绣的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去 5 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文物 1 万多件。1908 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1911 年日本人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 C.Ф.奥尔登堡(1863~1934)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 1908年拍摄的敦煌

1924年美国人 L.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1944年,在莫高窟建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莫高窟才得到真正的重视和保护。1951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同年,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组织专家全面勘察,提出保护、维修方案。1963~1966 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危崖加固工程,对近400个洞窟作了加固,并加修了桥廊栈道。1963~1966年和1979~1980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在窟前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窟前建筑遗址、洞窟和文物。

▲ 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

北朝时期 现存北魏、西魏、北周等北朝洞窟 36 个(有少数北魏洞窟可能开凿在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有3种:①主室两侧壁凿有小禅室的禅窟。西魏大统四、五年(538、539)题记的第285窟,是典型代表。该窟主室平面方形,覆斗形顶,正壁凿一大龛,两侧各凿一小龛、南北壁各凿出4个小禅室。②“中心柱窟”。平面作长方形,窟内凿出方形塔柱,柱体四面开龛塑像,窟顶前部多作“人字披”形,后部为平棊顶。这是北朝时期的典型窟形。③方形平面的“覆斗顶窟”。正壁(西壁)大多开凿一大龛。覆斗顶窟于北魏末、西魏初出现,一直沿用到元代,只是在龛的形制和位置上略有变化。窟中所塑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有二夹侍菩萨像,此外还有释迦多宝并坐像、菩萨像和禅僧像等。北周时期,佛的两侧出现二弟子像,成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铺的组合。塑像背部多与壁面相连,个别较小的菩萨像是头部模制后接在躯干上。有的中心柱和四壁上部,贴有影塑千佛、供养菩萨和飞天等像。

▲ 伯希和带领的考察团

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和四壁上部多为天宫伎乐,四壁下部为药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面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位置适中,醒目突出。北周时期,这类故事画题材增多,并且还画到人字披或窟顶四坡上。佛传故事画除降生、出游四门、降魔、初转法轮等片断外,还有内容连续的长幅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有尸毗王割肉贸鸽、萨埵那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头、睒子深山奉养盲父母、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阇提搬兵复国、须达拏太子施舍、善事太子入海求宝等。

▲ 莫高窟420窟顶内景(隋 莫高窟420窟 窟顶)

因缘故事有沙弥守戒自杀、五百盲贼成佛(见彩图)、须摩提女请佛、微妙比丘尼现身说法等。这类故事画的构图,除方形或长方形的单幅式外,多为横卷连环画的形式。北魏时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用青、绿、赭、白等色敷彩,色调热烈厚重。西魏以后多用白色壁面为底色,色调趋于清新雅致。北朝佛教重视禅行,这一时期的石窟内容多与僧人们坐禅观佛的宗教活动有关。

▲ 斯坦因所拍摄的千佛洞

隋唐时期 为莫高窟的全盛期,现存隋唐洞窟300多个,占洞窟总数60%以上。这时期的典型窟形是平面方形的覆斗顶窟。隋代这种窟内正壁一龛的形式虽仍流行,但已出现南、西、北三壁各凿一龛的形式。龛体加深,龛下沿的位置较前代升高。龛口、龛顶近于长方形,龛内平面有的呈凸字形。唐代的龛形有所变化,前期平面多作梯形,龛顶上仰,龛口向左右敞开,便于展示龛内塑像。后期平面作横长方形、盝形顶。龛内有僾形低坛,坛上置塑像。

唐前期出现的大像窟高在30米以上,其后室平面近于方形,靠正壁为一身石胎泥塑大倚坐像,像两侧和后部凿出供绕行巡礼的隧道。甬道上方凿出2~3个采光的大明窗。前室原建有窟檐式的多层木构建筑。唐后期出现的新窟形,一是方形平面的覆斗顶窟。壁面不凿佛龛,在窟内中部设置方形佛坛,佛坛后部有通连窟顶的背屏,塑像置于佛坛上。二是大卧佛窟。平面为横长方形,盝形顶,后部凿出通窟宽的涅槃台,其上塑涅槃像。唐代洞窟有的在甬道两侧或前室加凿小的耳室。

▲ 天宫伎乐飞天(隋 莫高窟390窟 南壁)

隋唐塑像风格由于政治的统一而与中原地区更趋一致,塑造形体和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技巧进一步提高,题材内容增多,并出现了前代不见的高大塑像。隋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为一铺的组合。个别洞窟在塑像组合上增加了二力士、四天王像。此外还出现一佛、二菩萨为一组的立像或三组鼎足而立的九身立像等新题材。隋代塑像面型方圆,体形健壮,较为写实,腿

部一般较短。唐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加二力士的七身一铺或九身一铺的组合。此外还有七佛像、供养菩萨像和高僧像等。建于武周延载二年(695)的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建于开元年间的第130窟“南大像”,高26米。唐大历十一年(776)李大宾营建的第 148 窟,主尊涅槃像长约15米,像后站立七十二身弟子像,各呈悲容,神态不一,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组彩塑群像。隋唐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人物造型、敷彩晕染和线描技巧,都达到空前的水平。

▲ 莫高窟 二八五窟 东壁 西魏

隋代壁画正值北朝向唐代过渡阶段,除沿用原有的一些题材外,新出现了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画面一般较小,内容也较简单。唐代壁画的主要题材,是多种经变画,前后期在题材和布局上又有所不同。前期的内容有观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东方药师变、弥勒经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一般是每壁一幅经变,同一窟内的题材种类不多。后期经变画种类增多,新出现了金刚经变、金光明经变、华严经变、思益梵天请问经变、密严经变、楞伽经变、楞严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劳度叉斗圣变等。多种经变汇于一窟,是后期的一个特点。其多者如第85窟,全窟经变画竟多达15种。

此外还有与经变画相配合的屏风画、佛教感应故事画、瑞像图以及历史人物画等。唐代还出现了如意轮观音、不空索观音等密宗题材壁画。供养人像在北朝为数寸小像,到唐代变为二、三尺乃至等身高的巨像,且多占据甬道两壁或窟内显著位置,这是耐人寻味的变化。唐后期第156窟的张议潮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两幅画中表现晚唐时期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和夫人出行的情景。在横幅长卷式壁画上,仪仗、音乐、舞蹈、随从护卫等人物分段布满画面,组成浩浩荡荡的出行行列,开创了莫高窟在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以后的曹议金出行图和榆林窟的慕容氏出行图都受到它的影响。唐前期壁画中净土内容的经变画占很大比重,是往生净土思想在世俗信徒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反映。后期经变画种类繁多,正是唐代佛教宗派林立,各有所崇的写照。

▲ 莫高窟 二八五窟 诸天 西壁主龛北侧 西魏

五代、宋时期 继张氏家族统治敦煌之后,在 920 年前后,敦煌地区的军政大权落入曹议金之手,至1036年西夏占据敦煌,其间曹氏家族统治敦煌地区 100 余年,属于这一时期的洞窟将近100个。这时期除新开凿的一些大型洞窟外,多是改建、重绘前代旧窟。新开的大窟平面均为方形,窟内中部置方形佛坛,坛上置塑像。佛坛后部有连至窟顶的背屏。

窟顶作覆斗形,其下端四角处,凿出圆拱形的凹面,画四大天王像。窟门甬道顶部均作梯形。在下层的大窟前面,曾有建于台基之上的木构殿堂建筑,构成前殿后窟的格局。这时期塑像的内容和组合,多沿袭唐代。第 61 窟以文殊菩萨为主像,是仅有的一例,塑像虽已毁,但残迹尚存。壁画题材也多沿袭唐代。引人注目的是第61窟西壁的五台山图。

▲ 莫高窟103窟,《维摩诘辨法图》

图高近5米,长13.5米,通贯全壁,面积达60平方米,是莫高窟最大的一幅壁画。图中概括了河北道镇州经五台山至太原数百里内的山川地形、城镇,画有城廓、寺庙、桥梁、亭阁、店铺、草庐等各式建筑170多处,并描绘了各种人物的活动场面,生活气息强烈。供养人像更趋高大,一般都在2米以上。第98窟的供养像最为高大,约近 3 米。曹氏家族统治时期,对莫高窟崩毁崖面进行了整修,绘制了大面积的露天壁画,同时还加修了部分洞窟的木构窟檐和栈道,在下层的第55、第61、第98、第100窟等大洞窟前都建有木构殿堂建筑,可以想见当时莫高窟的外貌何等宏伟壮观。

西夏、元时期 西夏政权和元代统治敦煌的300多年间,莫高窟的修建、重修活动一直延续未断。西夏时期新开凿的洞窟很少,多是改建旧窟,改塑或妆銮前代塑像,很难指出典型的窟形和塑像。在第491窟发现的女供养人塑像,为前代所少见。元代洞窟数量很少,第465窟规模较大,有前后两室,平面皆作方形,覆斗形顶。后室中部有一圆形佛坛。第3窟为平面方形,正壁开一龛的覆斗顶小窟。

▲ 莫高窟 二八五窟 莲花藻井 窟顶 西魏

塑像均残毁无存。西夏壁画中新题材很少,但在构图和敷彩上却有特点。壁画中供养菩萨行列变得高大,多占据甬道或壁面下部的显著位置。净土变之类的经变画,构图锐意简化,有的几乎与千佛像难以区分。画面构图和人物形象都过于程式化,显得呆滞而缺少生气。色彩多用大面积的绿色为底色,用土红色勾线,整个画面色调偏冷。壁画中较多地使用沥粉堆金手法,这是前代所少见的。

莫高窟有77个洞窟的全窟或大部分壁面,在西夏时被重绘壁画,因而遗存的西夏壁画数量十分可观。第465窟和第3窟的壁画,代表了元代两种不同风格的绘画。第465窟的后室四壁和窟顶布满密宗曼荼罗和明王像。四壁下部画有织布、养鸡、牧牛、制陶、驯虎、制革、踏碓等进行各种操作的人物画60多幅。每幅画的左或右上隅都贴有小纸条,其上有墨书榜题,上部写藏文音译汉字,下部写汉文意译名称。壁画内容、构图形式、人物形象以及敷色、线描等,都与当时的汉族画风迥然不同,带有浓郁的藏画风格和阴森、神秘的情调。

▲ 257窟的西壁

此窟有可能是藏族匠师根据藏文佛典,运用藏族绘画技法绘制的。第3窟建于元至正年间,西壁有甘州画师史小玉的墨书题记,壁画以密宗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为主。壁面以细而刚劲的铁线勾描人物形体,用兰叶描和折芦描表现衣纹和飘带的转折顿错,线描技巧造诣很高。第61窟甬道两壁西夏末、元初重画的炽盛光佛和黄道十二宫星象图,是莫高窟壁画中仅见的题材。

莫高窟窟前建筑遗址 配合莫高窟加固工程,敦煌文物研究所在窟前进行考古发掘,范围从第22窟至第129窟之间,长约380米,宽6~15米。在130、146、152窟前也进行了清理。先后发现五代、宋、西夏、元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址20多座。遗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砖包台基殿堂建筑遗址,均位于洞窟前面,后部与洞窟连通,前有踏步。殿堂西壁利用窟外崖壁建成,南北两侧夯筑山墙,前墙中部设门,地面铺花砖。这类建筑遗址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如第130窟窟前下层建筑遗址,南北宽21.6米,东西长 16.3 米。殿堂面阔 5 间,进深 3 间。遗址西部甬道口南北两侧,有二长方形塑像台座,其上原有四身高达7米的天王像,大部残去,天王足下的地神像八身尚存有残迹。这是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另一种是土石基结构的遗址,一般结构均较简单,规模较小,没有台基,也不铺花砖。清理中还发现了第487窟等3个新洞窟和第 490窟等3个小龛。

第487窟凿于北魏时期,位于现地面下约4米处,表明当时地面比现在低很多。窟前建筑遗址上原有建筑物,绝大部分和五代至元开凿或重修的洞窟前后相连,成为前殿后窟的形式。发掘中还发现了北魏刺绣、唐代绢幡、文书、印本佛像、残碑、塑绘工具和彩绘漆器等重要文物。

▲ 西千佛洞

敦煌西千佛洞 位于敦煌县城西南 30 余公里处,洞窟凿在党河北岸的峭壁上。现存编号洞窟共16个。最早的洞窟开凿于北魏,最晚的洞窟建于唐代。洞窟的壁画、塑像有的经过后代的重绘和改塑。洞窟形制、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等都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十分相似,仅第 16 窟的唐后期十六罗汉塑像是莫高窟中未见的塑像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