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阳北石窟寺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在甘肃省陇东庆阳县附近。北石窟寺距庆阳县西峰镇25公里,在蒲、茹两河交汇处东岸的覆钟山下。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其后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均有修凿。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东7.5公里泾河北岸,始建于北魏永平三年。两处相距约45公里,均为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南、北石窟寺分别在1925和1959年被重新发现。

北石窟寺现存各代窟龛295处,大小雕像2100余躯,宋、明、清碑刻7通,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诸代题刻150余处。窟龛集中分布在高10余米,长120米的峭壁上,是甘肃陇东地区遗存最丰富的一处石窟群,窟群的精华是北魏和唐代窟龛。

▲ 北石窟寺的彩绘石雕座像

北魏洞窟平面多作方形或长方形。窟顶为平顶、覆斗顶或低穹窿顶。窟内壁面或凿出1圆拱浅龛或3龛。有的在窟内凿出中心塔柱。第165窟是北魏永平年间开凿的一个大窟。 平面为长方形,进深15.7米、宽21.4米。窟顶为覆斗形,距地 13.2米。在左、右后壁下部的低坛上,布列高8米的七佛立像。

▲ 165窟外--天王像

立佛间有胁侍菩萨10身,高4米。前壁雕2交脚菩萨像,高5.4米。还有1乘象菩萨像和天王坐像,高度也在3米以上。前壁还雕有32身浮雕千佛。窟顶西坡为长15米、高2米的大面积本生故事浮雕。此窟造像气势雄伟,七佛立像高大,在国内北魏石窟中极为罕见。

▲ 庆阳北石窟寺

唐代窟龛数量最多,占洞窟总数三分之二以上。洞窟平面多作方形、长方形或马蹄形,有的在地面上有低坛。窟顶多为平顶或穹窿形,个别洞窟窟前有木构建筑。唐武则天大周如意元年 (692)泾川临泾县令杨元裕修建的第 32 窟,雕有以阿弥陀佛为主尊的造像一铺,佛两侧雕弟子、菩萨和金刚力士各1身。造像体形优美,神态生动。

▲ 高大的彩绘石座像

南石窟寺有编号洞窟5个,仅1号窟保存较完整。该窟平面为长方形,进深13.2米,宽18米,高11米。窟四壁下部有坛座一周,窟顶为覆斗形。造像题材是七佛立像和弥勒菩萨像,另有14身胁侍菩萨。窟门外有二力士像。窟顶四坡为浮雕佛传故事。窟中原有《南石窟寺之碑》一通,为奚康生在北魏永平三年所立,今存泾川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