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拉山墓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大杖子村北600米的山坡上,西南距牛河梁遗址80公里。经过考古发掘,确认该墓地的时代为红山文化晚期。除发现北部祭祀遗迹外,还出土了140余件玉器,其中,璧是除环、镯之外最常见的玉器。本文拟从类型、材质、加工工艺等方面对该墓地出土的玉璧做初步研究。

一、类型

半拉山墓地共出土玉璧26件,整体呈形制规整的扁平片状,玉璧横截面多中部稍厚、边缘渐薄。虽然有些玉璧残破严重,但制作精致,器表光滑润泽。平面形状多样,包括圆形、圆角方形、椭圆形、双联、三联及一些特殊形状。内孔多为圆形,偶见圆角方形,钻孔方式分为单面钻和双面对钻;玉璧的一侧边缘多钻有1~3个小孔。除2件残损较甚,其余24件玉璧根据整体形状,分六型。

A型9件。平面呈圆形。根据内孔尺寸,分二亚型。

Aa型5件。内孔较大,呈圆形。标本M19∶1,乳白色蛇纹石,有黑褐色沁斑,呈瓷状至土状光泽。器残,复原后平面近圆形,器表光滑。扁平轻薄,中部稍厚,外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内孔为单面钻,孔壁打磨光滑,稍内凹。直径5.72、孔径2.74、厚0.35厘米(图一)。标本M21∶1,乳白色蛇纹石,次生变化严重,黄褐色土沁沿大小裂隙密集分布,呈土状光泽。器物断为四段,复原后平面近圆形,虽然表面粗糙,布满裂隙疤痕,但从局部观察最初器物打磨得较为光滑。器体扁平轻薄,中部稍厚,外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内孔为双面对钻,孔不规整,孔壁呈圆弧状微凸。直径4.27、孔径1.59、厚0.35厘米(图二)。

Ab型4件。内孔较小,呈圆形。标本M29∶2,乳白色蛇纹石,质地较粗糙,器表有黑褐色土沁沿裂隙密集分布,呈土状光泽。器表打磨较光滑,平面近圆形,器体扁平轻薄,中部稍厚,外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内孔不居中,近圆形,双面对钻,孔壁打磨至圆弧状凸起。直径5.96~6.35、孔径1.57、厚0.53厘米(图三)。标本M45∶4,完整。黄白色大理岩,质地细腻均匀,器表有黄褐色土沁和胶结物,呈土状光泽。形制规整,近圆形。器体扁平轻薄,但整体薄厚不均,中部稍厚,外边缘渐薄,横截面近梭形。内孔为圆形,双面对钻。直径7.92、孔径2.57、厚0.35厘米(图四)。

B型6件。璧体外缘呈圆角方形,内孔为圆形和圆角方形,以圆形为主。根据个体大小,分二亚型。

Ba型2件。大型玉璧,直径均大于10厘米。标本T0406③A∶3,透闪石,灰绿色略带黄色调,质地均匀细腻,半透明至不透明,油脂光泽。器物断为五段,复原后形制规整,局部有破损疤痕,璧面近圆角方形,体粗细不均,一侧面打磨较平滑,一侧面略呈弧面,边缘渐薄,横截面近三角形。内孔为圆形,单面钻,一侧钻孔结束时敲击留下的破裂面未打磨干净,孔壁略内凹。在一长边上对钻两对细孔,靠近内孔一侧的部分细孔壁被内孔打破。据此推测,该玉璧原为一大型玉璧,此件器物是改制大型玉璧剩余的部分。长13.11、宽12.57、孔径10.33、厚0.5~0.75厘米(图五)。标本M12∶3,透闪石,绿色带黄色调,局部有白色瑕斑,质地细腻,半透明至不透明,油脂光泽。器物断为三段,复原后形制规整,外缘与内孔均呈圆角方形,打磨光滑。璧体扁平宽厚,内、外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一侧长边中部有两孔,两孔形制较特殊,以单面钻为主,并根据佩戴需要对两孔的两侧面进行了二次加工,一面两孔之间打磨出横向连接的浅凹槽,另一面两孔各自打磨扩出斜向上方的浅凹槽。根据穿绳佩戴习惯,有横向磨槽的应为玉璧的正面,另一面则为靠近身体的背面。长14.5、宽13.3厘米,内孔长6、宽5.5厘米,厚0.7厘米(图六)。

Bb型4件。小型玉璧,直径均小于10厘米。标本M36∶1,完整。白色透闪石,有两道自然裂纹,质地细腻均匀,透明至半透明,油脂光泽。形制规整,近圆角方形,璧体扁平轻薄,中部稍厚,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内孔不规则,近椭圆形,双面对钻。一侧边中部有一对钻孔,对钻稍有偏差。长5.3、宽5厘米,内孔长2.8、宽2.6厘米,厚0.4厘米(图七)。标本M70∶2,完整。灰白色透闪石,可见细小的黑色杂质和黄褐色沁斑,质地略粗糙,不透明,呈土状光泽。形制规整,平面近圆角长方形,扁平轻薄,外边缘稍薄,为一窄小平面。内孔为圆形,双面对钻,孔壁呈圆弧状微凸。长5.22、宽4.83、孔径3.04、厚0.4厘米(图八)。

C型3件。平面呈椭圆形,内孔为圆形。根据内孔尺寸,分二亚型。

Ca型2件。内孔较大,整体呈宽平的环状。标本M35∶1,完整。透闪石,质地细腻均匀,透明至半透明,油脂光泽。形制规整,器表呈椭圆形,扁平轻薄,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内孔为圆形,双面对钻,孔壁呈圆弧状微凸。短轴两侧中部均被打出破裂面,一侧有两个破裂面,另一侧有三个,破裂面均被打磨处理过。长6.6、宽5.84、孔径2.31、厚0.26厘米(图九)。标本M72∶4,完整。透闪石,白色带黄色调,有黄褐色沁斑,质地较均匀,半透明,油脂光泽。形制不规整,外缘近圆角长方形或椭圆形,扁平轻薄,中部稍厚,外边缘渐薄如刃,体表一面较平整,一面略呈弧形,横截面近梭形。内孔近圆形,不居中,双面对钻,孔壁呈圆弧状微凸。一侧边缘有一段未磨平的切割痕。长5.22、宽4.58、孔径2.35、厚0.35厘米(图一〇)。

Cb型1件。内孔较小,整体扁平、宽大。标本M72∶8,完整。黄白色蛇纹石,含深绿色杂质,器表有红褐色沁斑,不透明,土状光泽。器表一面附着有红色矿物,局部产生胶结,这种红色矿物应该是人为有意识洒在墓内人骨上的。器物形制规整,近椭圆形,璧体扁平宽大而轻薄,中部稍厚,外边缘渐薄,横截面近锥形。内孔为圆形,双面对钻,孔壁中部形成一道凸棱。长7.18、宽5.28、孔径1.58、厚0~0.34厘米(图一一)。

D型双联璧,共4件。整体扁平,中部有两个内孔,似双璧相连。标本M23∶1,完整。绿色透闪石,上部有三道白色自然纹理,质地细腻均匀,半透明至不透明,油脂光泽。璧体扁平轻薄,边缘渐薄如刃,横截面近梭形。平面近亚腰葫芦形,上璧小,呈三角形;下璧大,呈圆角长方形。中部两侧边缘内凹,呈束腰状。双璧中部各对钻一孔,内孔近圆形,孔壁打磨光滑,呈圆弧状微凸。顶部呈尖圆弧状,与上璧相连处两侧边缘稍内凹,中间对钻一小孔。底部近扁椭圆形,与下璧相连处两侧边缘内凹,底边缘上刻出三道浅凹槽。长8.21、最宽3.08、上孔径1.2~1.5、下孔径1.5~1.7、厚0.28厘米(封三∶1)。标本M23∶2,白色蛇纹石,有黑色沁斑,质地较差,器表次生变化严重,不透明,呈土状光泽。器物稍残,复原后形制规整,呈“8”字形,形似一大一小两个圆璧相连。璧体扁平轻薄,中部稍厚,边缘薄如刃,横截面近梭形。在两璧中部各对钻一孔,内孔近圆形,孔壁打磨光滑,呈圆弧状微凸。长7.47、宽2.3~3.53、孔径一1.15、孔径二1.21、厚0.39厘米(图一二)。标本M62∶1,完整。白色蛇纹石,有黑褐色沁斑,不透明,土状光泽。器物形制规整,外缘近圆角长方形,体扁平轻薄,中部稍厚,外边缘渐薄如刃,一侧面较平整,一侧面略呈弧形。两端中部各有一个不规则内孔,孔壁打磨不规整。长8.96、宽5.37、孔径一1.61~1.67、孔径二1.36~1.39、厚0.1~0.35厘米(图一三)。

E型三联璧,1件(M39∶3)。完整。白色透闪石,含少量黑色点状杂质,局部有黄色沁斑,质地细腻均匀,半透明,油脂光泽。形制规整,整体平面近椭圆形,每两璧相连处两侧边缘内凹,呈束腰状,形似三璧相连。整体扁平轻薄,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三联璧有三个近圆形的内孔,大小不一,孔壁打磨不规整。长8.96、最宽4.22、孔径1.3~1.5、厚0.35厘米(封三∶2)。

F型异形璧,1件(M39∶1)。完整。透闪石,部分为灰白色,部分为褐色,质地细腻均匀,半透明,油脂光泽。形制规整,平面近圆形,璧体扁平轻薄,体中部稍厚,边缘渐薄似刃,横截面近梭形。内孔近椭圆形,双面对钻,孔壁打磨不规整。在璧体外缘上凸出三个月牙形耳饰,三耳饰形制相似,大小不一。外径4.3、孔径2、三耳长2、1.7、1.1、厚0.28厘米(封三∶3)。

二、材质

26件玉璧中,透闪石10件、蛇纹石15件、大理岩1件(表一),蛇纹石璧占出土玉璧总数的58%。

9件A型圆形玉璧中,8件为蛇纹石、1件为大理岩,除了形制为常见的圆形璧之外,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均为白色。其中大理岩制成的玉璧M45∶4表面次生变化并不严重,而蛇纹石制成的玉璧普遍发生了严重次生变化,但埋藏之前其玉料原本的颜色尚不能确定,或许为数较少的保存完好的蛇纹石玉器可以作为参考,如M35∶1。

6件B型玉璧中,5件为透闪石,仅M72∶5为蛇纹石,这类圆角方形玉璧不是半拉山墓地最为常见的玉璧器形。牛河梁遗址出土有一定数量的圆角方形玉璧,哈民忙哈遗址则更为常见。其中玉璧M36∶1属于西辽河流域较少见的透明白色透闪石,这类材质常见于贝加尔湖,在牛河梁遗址也能见到少数这种玉料制成的玉器。

3件C型玉璧中,1件为蛇纹石,2件为透闪石。M72∶8表面的白色属于常见次生变化效果,而M35∶1却几乎没有产生次生变化。

4件D型双联璧,M23∶1为透闪石,其余为蛇纹石。M23∶1在以往出土过的双联璧器形中较为罕见,尤其是玉璧底部打磨出几道凹槽的做法比较独特。“8”字形的双联璧M23∶2与安徽凌家滩出土的透闪石双联璧87M15∶107-2[3]以及邹县野店出土的M22∶4形制相近。圆角长方形双联璧M62∶1与大汶口出土的M47∶11接近。

三联璧出土较少,半拉山墓地出土的E型三联璧M39∶3为透闪石,而山东平阴周河遗址M4∶17、阜新胡头沟M3-4∶1及黑龙江亚布力YB采∶12等三联玉璧可能都是由透闪石制成。这几件三联璧在形制上稍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联璧之间腰部的处理上,M39∶3打磨得更为圆滑,其余三者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腰部开槽的棱角。F型异形璧M39∶1为透闪石,这种形制的玉璧在东北地区比较少见,与有着统一旋转方向的玉牙璧不同,但与山东平阴周河遗址出土的玉牙璧M4∶21形制接近。从玉料的颜色和透明度来看,M39∶3和M39∶1似乎不是用西辽河流域常见玉料制成。

三、制作工艺

半拉山墓地出土玉璧的制作工艺大致包括开片、打磨、制作内孔和悬挂用的小孔等。

(一)开片

从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西辽河流域的玉器开片技术存在砂绳切割和锯片切割两种。砂绳切割技术常用于圆筒状玉器的取芯或弧面玉器的开片,如大型斜口筒形器、玉臂钏等,或者玉鸮、勾云形器、玉扣、玉珠等小型玉器的开料,而砂绳开料之前需在合适部位钻孔以便穿绳。后一类玉器表面常常残留明显的钻孔留下的螺旋槽痕,这类开料技术最早从巴林右旗那日斯台红山文化玉器上被识别,因此被邓聪命名为“那日斯台技术”。

半拉山墓地出土玉璧多数打磨精细,少见开片留下的切割痕迹,尤其未见丝毫砂绳切割痕迹,结合玉璧的规整程度判断,半拉山玉璧在开片时是以锯片切割为主。开片使用的工具应由硬度比较高的石质材料制成。从这一点看,与牛河梁、哈民忙哈等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璧相同。但是,大汶口文化玉璧以及凌家滩、薛家岗、良渚等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玉璧,则常见砂绳切割开片技术。

(二)打磨

打磨贯穿玉器制作的全部环节,玉工在开片、制作内孔或对悬挂用的小孔进行扩孔等各个工序中,都会根据需要选择大小、形状不同的砺石进行打磨修整。半拉山墓地玉器秉承了红山文化玉器一贯的风格,对打磨工艺要求极高。

观察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玉璧毛坯,玉工在开片之前就会对玉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打磨修整,尽可能使其外形接近玉璧的外缘形状。比如,毛坯M20∶15(图一四)和M30∶3(图一五)经过打磨之后,其外形很接近圆角方形玉璧的外缘,当然玉工也可能在开片后将其修整至圆形或者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半拉山玉璧表面打磨得极为干净,少见开料痕迹,多数玉璧的外缘和内孔边缘都会进行两面修整,使其薄如工具刃部。推测玉工使用粒度较大的砺石打磨修整外形之后,再使用粒度较小的砺石进行更为精细的打磨抛光。

(三)钻孔

半拉山墓地玉璧的钻孔工艺相对复杂。观察不同形制的玉璧,内孔的制作上至少使用了两类完全不同技术体系的钻孔方式。

内孔为规整圆形的玉璧,应该使用的是具有轴承的旋转装置,在玉器表面施工的钻具为管状工具。A型和C型玉璧多属于此类,B型玉璧上也较为常见,如T0406③A∶3、M70∶2,双联璧M23∶2等。异形璧M39∶1内孔大部分为规整圆形,应该也使用了这类管钻技术,小部分不规整处可能是打磨扩孔造成。

内孔不规整的玉璧可能使用了另一种钻孔技术,即先实心钻,再对孔内缘加以研磨以扩大内孔,此类技术呈哈民玉器最为主要的钻孔技术,应该源自吉林、黑龙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玉文化。半拉山墓地出土的B型玉器如M12∶3、M36∶1、双联璧M23∶1、三联璧M39∶3使用了这种明显不属于西辽河流域技术传统的钻孔方式。

此外,玉璧上常见的用来悬挂的小孔,应该是以实心钻制成,之后根据佩戴方式再进一步做二次加工,这在其他红山文化玉璧上也极为常见。

(四)圆孔玉璧的制作

内孔呈规整圆形的璧、环和镯之类玉器,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密切相关,玉工可能会根据玉料的大小、形状,有计划地、批量生产此类玉器。半拉山墓地除了出土璧、环和镯等圆形玉器外,还有一些制作圆形内孔玉器的毛坯以及管钻后留下的玉芯,如毛坯M20∶15、M30∶3为透闪石,玉芯M20∶16(图一六)为蛇纹石。根据这些处于不同加工工序的材料,我们可以大致复原此类圆孔玉璧的制作过程。

毛坯M30∶3属于制作玉璧的早期毛坯,四侧面先以锯片切割技术对向切割,再以敲打的方式去除多余材料,之后略经打磨。毛坯M20∶15正处于钻孔和开片的加工过程中。这块毛坯在外形修整之后,先以带有轴承的旋转装置管钻至玉料内部一定深度,然后以锯片沿着毛坯周围不断改变方向进行切割,之后轻轻敲击被切割的部分使其脱落。从毛坯切割面上留下的切割痕看,开片时至少在六个方向上进行过锯片切割。根据毛坯上玉芯高度和半拉山玉璧厚度判断,切下来的部分至少可以制成两件圆孔玉璧。从毛坯M20∶15中间的玉芯以及玉芯M20∶16表面切割痕观察,玉芯部分的切割也属于锯片切割技术。玉芯侧面横截面呈梯形,推测管钻工具属于耗损较快的材质,或许是使用竹管之类管状工具添加解玉砂进行施工。

四、小结

通过对半拉山墓地出土的26件玉璧进行材质、制作工艺的全面考察,我们对其有了初步认识。

出土数量最多的圆形玉璧中未见透闪石,圆角方形玉璧则以透闪石为主。其中,少数玉璧的透闪石原料并非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常见玉料,如圆角方形玉璧M36∶1、三联璧M39∶3、异形璧M39∶1等。

除玉璧外,据统计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环、镯类器物总共98件,其中以蛇纹石制成的近八成。蛇纹石为半拉山墓地出土玉器的主要材质,并且多用来生产璧、环和镯。

考察半拉山墓地出土玉璧的工艺,主要以锯片切割技术开片,打磨过程中存在粗磨、细磨等分级打磨技术,悬挂小孔属于红山文化玉器常见的实心钻和打磨扩孔技术,内孔制作上不仅存在西辽河流域传统的具有轴承装置的管钻技术,也包括源自贝加尔—吉黑系的哈民式钻孔技术。

通过对毛坯、玉芯的观察,我们推测半拉山墓地出土的圆孔玉璧和环、镯等其他圆形玉器可能是半拉山先民自己制作的。他们制作技术娴熟,而且采用了批量生产的方式,因此,此类玉器在半拉山墓地出土玉器中数量上占明显优势。同时,此类玉器多为蛇纹石,很可能原料产地也并不远。

接近贝加尔—吉黑系技术的玉璧,玉料和制作工艺等情况比较复杂。如圆角方形玉璧M36∶1从材质到工艺似乎都与贝加尔—吉黑系玉璧极为相近;同样具有贝加尔—吉黑系技术风格的玉璧M12∶3,其玉料却与后者完全不同;经过改制的圆角方形璧T0406③A∶3,玉料和内孔管钻工艺都符合西辽河流域传统。因此,这类特殊玉璧究竟是外来玉料在当地制作的,还是说部分器物本就来自外面,还需对比其他地区的材料,进一步深入考察。

附记:在对半拉山墓地玉璧的考察和研究中,邓聪给予了很多建议和指导,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