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兴城自营建到开皇三年(583 年)三月隋文帝自故汉长安“移入新都”,历时不足一年。其时隋朝初创,南方陈朝尚在。隋文帝革故鼎新,锐意进取,《隋书·礼仪志》载 :“高祖受命,欲新制度”。新都城大兴的规划布局和营建,是隋文帝革新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历史影响深远。

隋文帝对新都大兴选址非常重视,安排有司“谋筮从龟,瞻星揆日”,开皇二年(582 年)六月丙申所颁布《营建新都诏》:“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都城具体布局由当时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规划设计,采取中轴对称的格局,参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长处。特别还附会《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根据六条黄土梁高岗地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势高下的差异,设置功能不同的建筑和用途,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六爻”又称“六岗”,即长安城中的六道略呈东西向的黄土梁高地。当时有文人作《京城六岗铭》予以咏唱,事见《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唐以后方志典籍也多有涉及。从地形走势分析,由于秦岭山脉在西安城南折向东北,造成西安地区的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发源于秦岭山地的灞河、浐河和潏河等,均受到这种地形特点的制约,纵贯今西安东南地区,趋向西北入渭。这些河流切割了西安市区的平原,上下起伏,形成东北—西南向凸起的长条形黄土梁和洼地相间的地貌,这种长条形黄土梁共有六道,因平面形似八卦中乾卦的“爻”线,故被称为“六爻”。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李令福研究员根据《西安地区环境地质图》中微地貌呈现的数据,将横贯长安城中的六道黄土梁与《易经》上乾卦的六爻对应,并绘制示意图。乾卦属阳,称九,自上而下,依次被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与乾卦之象对应,自北而南隋唐长安城地形的“六爻”可分别解读为 :初九高地(古人之称谓)——龙首原黄土梁 ;九二高地——劳动公园黄土梁 ;九三高地——槐芽岭黄土梁 ;九四高地——古迹岭黄土梁 ;上九高地——大雁塔黄土梁 ;只有九五高地比较特殊,由西安交大黄土梁和乐游原黄土梁两部分组成。高土梁之间则依次为八府庄、莲花池、西工大、兴庆池、沙坡、观音庙等洼地(李令福《隋唐长安城六爻地形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参照李令福所绘六爻图,笔者将长安城遗址考古平面图与“六爻”地势轮廓拼套成图,联系近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成果,对隋唐长安城的地势利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水土丰美的文化地缘空间

隋大兴城的地势利用

隋大兴城后经唐代增建、扩建、修葺和改建,到天宝年间(742—756 年)臻于定型完备,大致经历了隋开皇(581—600 年)、唐贞观(627—649 年)、龙朔(661—663 年)、开元天宝(713—756 年)四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建设都对地势有创造性利用。

开皇二年开创大兴规制,形制布局取法天象天时,规划基本参照《周礼·考工记》,以宫城为中心,皇城、郭城拱卫于外,又以朱雀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和主干道,左右对称布设居民里坊和街道。大兴城的整体和各分区、街道皆合规中矩,整齐划一,这种理想化的格局特点,在平原上规划容易实现。但对于西安自东南往西北倾斜而下,东西横亘六条突起的黄土梁、高下起伏不一的地势来说,规划理念如何落实,宇文恺可谓匠心独具。

宇文恺(555—612 年),字安乐,鲜卑人,中国古代著名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隋唐时期的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是由其规划奠定的。宇文恺出身武将世家,为北周大司徒宇文贵之子。他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官至工部尚书,封安平郡公,进位金紫光禄大夫。他规划设计隋朝多个著名工程,除了大兴城和洛阳城外,还有仁寿宫、隋文帝皇陵、观风殿和广通渠等。撰有《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见行于世。

宇文恺将六爻岗地全部囊括入都城,巧借乾卦卦象,立意深远。据《易传》,六爻乾卦其实是由两个三爻乾卦相重而来,而三爻乾卦是八卦之一,代表天,以天喻意新都城,足见隋文帝的抱负和战略眼光。隋开皇徙都,政府衙属和居民多自旧汉城迁来,以当时的生产力与人口,完全不足以填满大兴,南边诸坊终隋一代恐都是虚置而已。如以实用考量,确属赘余。但若不如此布局,一与卦数不合,二则有失于整齐和左右对称的要求。

乾卦六爻的爻辞分别为: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孔颖达《周易正义》)

大兴城借六爻地势高爽处,遵循乾卦卦意,沿都城中轴线,布置宫城、皇城、寺院重要建筑。乾卦六爻的爻辞常被运用于人事、政局、命运等方面的推演,古代还更多用之于相土堪舆。李令福分析认为,大兴城区划也完全与六爻的爻意吻合,其中对应初九的龙首原黄土梁按爻意地属潜龙,就此将龙首原直达渭河南岸的整个区域划为禁苑 ;九二之位的劳动公园黄土梁象征真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君主居住,当为帝王居住,故而将太极宫的广阳门、大兴殿等外朝建筑设置于此高地 ;九三槐芽岭黄土梁,此爻意“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暗合文武百官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状态,将政府行政机构衙门沿此高地布设,正可激励中央官员效忠皇帝 ;对应九四爻位的古迹岭黄土梁东起隆庆、胜业、平康往西直抵延康坊,爻辞以龙跃深渊为喻,进退有据、潜跃由心,喻指居此的人处境从容、故无灾难,故沿此土梁置居民里坊;九五高地爻辞寓意飞龙在天,特别尊贵,一般人居住不得,尤其是朱雀大街左右设大兴善寺和玄都观,以供奉佛道。

长安城东南隅地势最高处似乎超出了六爻的范围,但事实上与六爻中的上九浑然相连,可视为一体。虽然卦意于此没有特别的禁忌,更与森严的皇权统治和等级制度无碍。但毕竟这里的地势与城中相比高出 60 余米,仅因地势太高,隋初即认为不适合平民居住,不置里坊,只是疏浚原有的天然池沼命名为曲江池,以取厌胜之意。

利用南高北低、东南往西北倾斜的地势特点,隋初自东往西分别引浐、潏、泬水筑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入城。这样的渠网体系基本上满足了长安城内生活用水,为城区绿化和风景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唐长安城的地势利用

唐朝建立后,隋代过于理想化的都城平面布局逐渐被打破。建筑选址仍然体现出对六爻地势的重视,只是已对其卦意不甚在意了,由此都城的格局也出现了局部变化。除进行修葺外,最大的变更是随着大明宫、兴庆宫两大宫殿的增修而产生的,也有类似慈恩寺的大型寺院修建。这两座宫殿群主要的功能是朝政中心,作为政治形象工程,自然也就打破了大兴城乾卦六爻思想对宫城的束缚,新宫城选址突显出对高爽地势的偏好。

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634 年),起初是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位于太极宫东北郭城墙外。大明宫位于六爻初九的龙首原黄土梁,地势高爽,可以弥补太极宫地势相对低洼的缺陷。

高宗龙朔年间对大明宫进行扩充,规模与气势远超太极宫,尤显宏伟壮丽。高宗以后,唐朝帝王大多以大明宫为听政中心,只有在特殊的重大典礼时,才到太极宫按照礼制行事。大明宫由于建在长安郭城以外,它的宫城正门丹凤门就开在郭城北墙之上,南面恰对翊善坊,坊墙阻碍宫门。因此开通丹凤门街,分翊善和永昌两坊,增置了光宅和来庭两坊。四坊中间打通了一条直通皇城延喜门与郭城通化门之间的南北向大道。

慈恩寺是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太子李治为纪念其母文德皇后而在晋昌坊隋无漏寺旧址上建立的,此处正当六爻上九的大雁塔黄土梁上。永徽三年(652 年),唐高宗在该寺西院所造大雁塔,更是处在六爻上九土梁的制高点上。

兴庆宫本为隆庆坊所在,玄宗即位前与兄弟同居此坊。开元二年(714 年),为避玄宗李隆基讳,改隆庆坊为兴庆坊,并建兴庆宫。兴庆宫选址处于六爻九四的古迹岭黄土梁上,从宋吕大防《兴庆宫石刻图》看,兴庆宫正殿兴庆殿恰位于今古迹岭黄土梁最高处。开元十四年(726 年)将兴庆宫的规模又加以扩大,于是侵占永水嘉坊半坊之地,西面的胜业坊的东墙也因兴庆门外街道加宽而往西退缩,使原来“畦分棋布”的街坊面貌又有所改变。

特点及影响

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在宫城布局上都有择高的倾向,太极宫依托今劳动公园黄土梁,大明宫选择龙首原东部,兴庆宫依托古迹岭黄土梁,尤其是宫城正门、外朝大殿基本都选在六爻黄土梁的制高点上,形成居高临下之势,特别是在朝会等仪式上,从视觉上给参与者以震慑,突显出帝王的威仪,太极宫的承天门、太极殿、大明宫的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兴庆宫的大同殿、兴庆殿都布置于六爻黄土梁之上,都是这种择高原则的体现。最为典型的是含元殿,其殿基即是利用了龙首原黄土梁的南沿坡势铲削而成,殿基顶面甚至高出南面庭院地面约 15 米。

随着大明宫、慈恩寺的先后择高建成,长安城因建筑地势的高度导致空间格局出现变化,那就是在朱雀大街以东产生了一条新轴线,紫宸殿——宣政殿——含元殿——丹凤门——丹凤门大街——宣阳坊(万年县衙)——大雁塔,这条轴线呈现了现实、文人仕途、儒家孝道与佛教信仰等多重意义。

兴庆宫的择高修建,除带来朱雀街以东里坊、街道的变迁,还直接引起长安城东半部格局的连锁反应。朱雀街两侧原有的东西对称的形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便于皇帝在大明宫与兴庆宫之间往来,不受大驾卤薄束缚,开元年间依傍东郭墙修建了夹城,这一通道不仅将大明兴庆两宫相连,还一直延伸到芙蓉园曲江池等,形成一条私密性极强的复道。

由于朝政中心择高东移,皇亲国戚、达官贵族相应宅第也围绕大明宫和兴庆宫周边里坊居住,高消费的工商业自然也以东市为中心而兴盛。所以中唐以后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重心相应东移,出现了东半城更为繁荣的局面(王仲殊《试论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及平安京何故皆以东半城(左京)为更繁荣》)。

长安城自九五之爻的乐游原以至东南隅地势最高处,视野开阔、风景优美,成为长安城中登高赏景的地方。自唐玄宗筑夹城通往皇家内苑芙蓉园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甚至普通大众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曲江池成为长安城里一处景色宜人的公共园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