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牵马俑:高64厘米,陶马:高67厘米

2005年宁夏吴忠市北郊唐墓出土

此俑头戴前倾幞头,内穿圆领窄袖衣,其上套翻领窄袖袍,腰束带,下着裤,足蹬尖头长靴,双臂曲于胸前,双手握拳立于踏板之上,拳呈筒状原应握有物体。

踏板长方形,较薄。俑眉骨宽凸,眼睛深陷,颧骨高大,络腮大胡,体壮彪悍,头向右偏转,眺视前方。此俑的服饰、造型极具西域胡人形象,刻画了西域胡人经“丝绸之路”经商行走的真实情景。

这些牵马、赶驼、往来于东西方之间的胡人使节和商贾,不仅为唐朝社会带来了当地的特产和浓郁的异域文化,也将丰富多彩的大唐文化传往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马是唐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在唐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岑参有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龙山头。”描绘了唐代骏马奔驰在丝绸之路和星罗棋布的驿站之间的情景。

这件陶马,头右顾,四肢坚实有力,站立于长方形踏板上。腹部空,臀部浑圆,尾部有一个较深的圆穴,可能系插马尾之用。马面部两侧和腹下部及腿部施红彩。此俑造型极为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