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不可问,终日上高楼;谁识余怀抱,凭栏一片秋。担当。”

担当是明遗民,也是云南地方文化的代表。诸多遗民画僧中,担当在诗、书、画方面都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作品存世量仅200多件,大部分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8月25日,“一筇万里——担当书画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展览精选了云南省博珍藏的担当作品150余件,从诗、书、画等方面向世人展现担当这位明末清初艺术大师的成就。

担当临终曾示偈“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已断谁敢坐”。 云南省博物馆的研究者表示,只有将“担当”置于他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考察,实事求是,才能还原一个真的担当。

▲ 担当(1593-1673)

▲ 山西博物院展览现场

▲ 山西博物院展览现场

担当(1593-1673),俗姓唐,名泰,字大来。法名通荷,又名普荷,号担当。祖籍浙江淳安。出生于云南晋宁,诗书世家,50岁出家,往来于苍洱、鸡足山之间,75岁时移驻大理感通寺,直至81岁涅槃。

担当是明遗民。诸多遗民画僧中,担当在诗、书、画方面都显示出其较高的艺术成就,学者有“石涛多肉而乏骨,八大质朴而少韵。担当超凡脱俗,似更胜一筹”的评价。

在担当对自己的一段“自题画像”中,就展现出这份脱俗——

“担当老,担当老。足健而跛,目健而眇。口似箝弓,手如鹰爪。须弥非大,芥子非小。好则也好,了则未了。法席掀翻,禅床推倒。且在粪堆里打眠,漆桶中洗澡。遇富贵若避冤仇,见烟霞如获至宝。本来面目,有甚奇巧?莫与人知,须悄悄。渴来时,茶一瓯;饿来时,饭一饱。不担不得,担之不甚草草。漫言结社参禅,且学敲门贾岛。”

云南省博物馆的研究者郭帧撰文认为,从担当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担当的绘画风格更多继承了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画风。他的仿倪高士、仿黄子久、仿米家山水,甚至直接仿董其昌的绘画作品也不在少数,这充分证明了董其昌的绘画思想对担当的绘画创作以及绘画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其主要表现在“南宗”思想的渗透以及“以禅入画”影响。

▲ 山水草书轴(局部) 释文:天涯不可问,终日上高楼;谁识余怀抱,凭栏一片秋。担当。

谁识余怀抱,凭栏一片秋

担当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接受祖父教育,10岁便能诗文。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13岁的担当便 “补博士弟子员,尤工诗赋,才名噪海内”,踏上仕途的初阶。后随其父北上应选,在金陵诗名初显。

天启五年(1625年),担当进京应礼部试,名落孙山。落第于他刻骨铭心,留下心灵的重创。名落孙山的担当对明末的社会环境以及官场的黑暗失望至极,统治者的腐化以及宦官的专权使得社会经济衰落,百姓民不聊生,便于崇祯三年(时年38岁)于会稽山受戒。

在外游历七年之后,担当回到云南,本地官府因他的学识声望,准备授他官职,然而他却绝意功名,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家于鸡足山。

出家后的担当虽身在禅房,却依旧关注苍生百姓和国家安危,于是有了“画里何人识董狐”的感慨,有了《太平有象图》的憧憬,也有了“天涯不可问,终日上高楼。谁识余怀抱,凭栏一片秋”的悲凉。

▲ 太平有象图 纸本,纵116厘米,横55.6厘米 释文:永历戊戌九月,绍初寿图,花甲再新,太平有象。担当。 钤印:普荷(白)、百担斋、蕴花得玩(朱)。

▲ 头陀图 纸本,纵86.5厘米,横48厘米 释文:头陀老汉没拈题,直以单传开法眼;钝蒂儿孙兴棒喝,不及一笑破天荒。担当题。 钤印:百担斋(朱)、问华(白)。

心灵与自然,契合为一体

担当的绘画作品在笔墨间融会自我内心的情愫,在简洁的构图和一山一石中,蕴涵着作者内心对现世的无奈与悲痛。

尤其在担当晚期的作品中,绘画的风格更加突显其独特气质。多以深山古刹、寒林秋色、荒郊野渡、渔樵唱晚、秃岭荒山为主,且继承倪瓒“逸笔草草”的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绘画风格,他的山水画以独特的个性,怪诞的构图与用笔、用墨,将自然万象提升为一种色相皆空的世界。借山水画从悲怆郁结中解脱出来,心灵与自然相契合为一体,是一种独特心象的写照。

担当空有一腔热血不能得以发挥,胸中苦闷寄托于山水云烟之间,寒林秋山的萧瑟之景诠释了他的郁结,而云烟渺渺之境将他从尘嚣的无奈中脱离出来,真正体会了自然之“道”,在丹青中澄清了内心。

▲ 深山访友图 绢本,纵155厘米,横44厘米 释文:担当。 钤印:普荷(白)。

▲ 雪山行旅图 纸本,纵108厘米,横28.5厘米 释文:担当。 钤印:向齐(白)、方臞仙(朱)。

▲ 一筇万里图卷 纸本,纵25.3厘米,横165.5厘米 释文:送用如兄游江南 。担当画并题。 钤印:普荷、担当(白)、百担斋、老步兵、蕴花得玩、后佛(朱)。

画中无禅,惟画通禅

担当的山水画延续了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发展脉络,并且倾向于禅宗美学。

他曾说:“画中无禅,惟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将禅与绘画相通,一方面不刻意地表现禅之意境,而另一方面又将艺术家“虚静”“淡泊”的心境融入绘画的创作中,从而使得画作充满无限禅意,而这一效果的形成却是浑然天成、不加刻意雕琢的。

担当追求倪瓒的荒寒清淡、米芾的烟云缥缈,钟情于“平远之萧疏”的构图,可见在绘画实践中,担当的绘画思想与其精神追求相一致。

担当的题画诗“过人丘壑总难登,应接从教策短藤。三昧在于无墨处,不须画里觅痴僧”以及“不衫不履达人风,展手羞称院体工。老衲笔尖无墨水,要从白处想鸿蒙”都表达了他追求画之意境,也就是“空”“淡”“静”的自然审美倾向。

▲ 再作不可 纸本,纵20.3厘米,横24.2厘米 释文:酷若何难避,湖平一笛风。薄罗皆褦襶。不分此渔翁。 避居离俗久,野性与人殊。老去无他想,一峦何可无。 挂帆思直下,浪险受风斜。不见大提柳,何由到习家。 南浦云千顷,西溪雪一湾。横襟无不可,我在两山间。 钤印:普荷、担当(白)。

云南省博物馆郭帧在《担当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追求》一文中认为,担当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对“空”的审美追求、对“淡”的艺术体验,以及对“静”的人生态度。

“担当的多幅作品中,所表现的都是‘荒寒空灵’‘冷逸潇洒’之风,其诗云‘三昧在于无墨处’‘要从白处想鸿蒙’也都展现了他所追求的禅宗之虚实相生、空而灵动的妙境。画面中留有大量空白,蕴涵了无限遐想,给人留下一种玄远空灵和虚无缥缈的感觉。”

“担当在艺术创作中所推崇的米芾、倪瓒便是将‘平淡天真’之意境表现得炉火纯青的大师,而担当的作品同样追寻着这一意蕴。例如《山水册页》之七,画中远山深处隐有一屋,山中烟云缥缈,若隐若现,山不重,疏野之意愈远,近景草滩树木,苍翠之情愈满,整幅画空灵淡远,清丽野逸。用墨清淡,用笔简淡,构图亦平淡。而清淡中墨透笔厚,平淡处显天真之意,可谓在纯熟的笔墨技法中将‘平淡天真’之气韵显现得淋漓尽致。”

“担当作品中对于‘静’的体现大多通过山水、渔翁的祥和之态表露出来,而这类作品也贯穿于担当绘画生涯的始终,例如《渔舟唱晚图》《高士图》《林流图》《如读陶诗》册页等作品,都给观画者和谐、静谧之感。在图画中可与画家相通,感受到内心的‘淡泊’与‘虚静’,深刻体味自然与人类的融合。”

▲ 展览现场呈现的《再作不可》

担当的书法早期奉董其昌为圭臬。渊源晋唐,出入宋元,以淡雅秀逸为风标,圆润劲秀,含蓄而不放纵。

担当对自己学董之长也颇为自得,晚年曾自作诗云:“太史堂高不可升,哪知万里有传灯。后来多少江南秀,指点滇南说老僧。”

参禅之后,担当所书为之一变,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更多地呈现出与之前不同的风貌,既有锋芒毕露的恣肆放纵,也有恬淡飘逸的天然风韵,深具动静相宜、超凡脱俗之妙趣。

尤其到了晚年,担当多写狂草,抒胸中逸气。他的书法笔触凝重、含蓄,自成一家,书画合一,禅韵十足。

▲ 行书轴 纸本,纵104厘米,横26.5厘米 释文:才欲登程霜力紧,一层黄叶一层秋。担当。 钤印:普荷、担当(白)。

▲ 草书轴 纸本,纵121.7厘米,横30.4厘米 释文:常裁一弯荷叶帽,见人免得更科头。担当。 钤印:普荷(白)、百担斋(朱)。

▲ 草书轴 纸本,纵103厘米,横26厘米 释文:只许山僧来作枕,不容天地使人忙。担当。 钤印:普荷(白)。

“认作担当便错过”

担当临终曾示偈“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已断谁敢坐”。在云南省博物馆的樊海涛看来,这是他真正的遗嘱。“担当去世时心态并不似‘解脱者’那么平和,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他欲担当而无法担当,只能怀着一种愤慨而又略有担忧的复杂心情告别红尘。”

樊海涛在《无处藏身可奈何—— 再论担当》一文中说,在一些人心目中,担当是位“爱国主义僧人”,是“反清斗士”,但他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樊海涛认为,担当是一个复杂是历史个案,以往他少为人知,近年来宣传、研究逐渐增多,但很多“研究”却一直在前人的窠臼中徘徊,一些“新颖”的论点也是老调重弹。有的研究考证仅寻找有利于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而对其他不利于自己的论据、观点视而不见,这样的研究成果看似材料丰富,实际上论证很片面。窃以为研究担当最可靠的材料应该是担当自己的作品——担当留下的书画真迹以及诗文联语,这些材料目前基本都已公开出版,对研究者而言材料已足够丰富,其他野史笔记的记载,应当审慎地使用。担当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地分析、思考、解读,而非人云亦云,只有将“担当”置于他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考察,实事求是,才能还原一个真的担当,须知,“认作担当便错过”。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担当的生平与志节”“担当绘画的学古”“担当绘画中的禅意”和“担当的书法艺术”。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