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5年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经过全方位提升后,近日面向社会试开放。开馆后,新的基本陈列展览主题定为“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并精心挑选的5000余件套精品文物,包括镇院之宝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唐朝武则天金简等珍贵文物以及近几年的考古新发现。与基本陈列展同期亮相的还有“明清河南”专题陈列和“国宝特展”,“明清河南”通过文物展示明清时期中原文化的特色;“国宝特展”则实行国宝轮流做庄制,每期一件国宝。据悉,第一件与观众见面的是贾湖骨笛,这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

▲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

2015年河南博物院启动了主展馆建筑维修工程,原预计工期为18个月,主要涉及外部石材及玻璃幕墙更换、防水层及保温层更新等。然而在主展馆维修过程中,发现混凝土构件不能满足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要求。为确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院将主展馆抗震加固工程单独作为一个基建项目另行申报,并于2018年7月获批,同年年底彻底关闭主展馆开始施工,工期为24个月。

澎湃新闻获悉,9月24日,阔别5年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经过全方位提升后面向社会试开放。开馆后,新的基本陈列展览主题定为“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并精心挑选的5000余件套精品文物,包括镇院之宝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唐朝武则天金简等珍贵文物以及近几年的考古新发现。

▲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厅陈列现场

黄河九曲,中原在黄河的襟抱中。中原是华夏民族形成发展的发源地,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这里被称为“最早的中国”,这里长期是统一中央王朝的核心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中原是这一文明谱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域。

▲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厅陈列现场

数千年来,有 20 余个王朝在中原建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文化厚积。古都,成为贯穿华夏文明史的一条主线。据河南博物院资料介绍,基本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以河南本地出土文物为依托,按照历史顺序布展,特别强调“中”“都”二字——“中”即为“天地之中”,“都”主要讲述夏朝以来在河南建都的20多个王朝。

▲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厅陈列现场

▲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厅陈列现场

▲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厅陈列现场

▲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厅陈列现场

虢国是西周时期很重要的封国,疆域主要是现在的三门峡地区,“假道伐虢、唇亡齿寒”说的就是它。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贵族墓葬,特别是1990年和1991年,在三门峡发掘虢国国君虢季和虢仲的墓葬,因为出土文物级别高、数量多,更因为墓葬主人的身份高,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大考古新发现。

▲ 列鼎列簋(七鼎六簋)展览现场

据大河网报道,“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展中的列鼎列簋(七鼎六簋)是虢季墓中出土得非常完整的一组。列鼎列簋制度就是礼乐制度的核心,鼎和簋在宴会祭祀时分为五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以此递减。同样是出土自虢季墓的大型组玉佩,出土时放置于主人胸前,直到膝盖。古人认为玉是身份的象征,“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西周时期大型的组玉佩的佩戴是有森严级别的,玉璜数量和使用的鼎数量相符,此套组玉佩有7个玉璜。

▲ 大型组玉佩

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基地的玉柄铁剑是我国最早的冶铁制品,在冶铁史上它的地位是非常显赫的,铁质剑身、铜制柄芯、玉质剑柄,实用性很小,是主人地位身份的象征。

▲ 玉柄铁剑

1923年,新郑李家楼一个乡绅在自家菜园子里打井,无意间发现了一批青铜器,揭开了2000多年前郑国国君的墓葬。当时的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为了保护这批新郑遗器,在省会开封建造了河南省博物馆,奠定了省博物馆的首批馆藏文物。

▲ 青铜器莲鹤方壶

镇院之宝青铜器莲鹤方壶出土时是一对。另外一只现在在北京故宫。壶上下两部分风格迥异,上部是双层莲花瓣,展翅欲飞的仙鹤,下部是造型夸张的怪兽,代表了当时不同思想的碰撞。它所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思想是非常多元化的,郭沫若将它称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 金缕玉衣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陈列的一套金缕玉衣出土于芒砀山西山汉墓。金缕玉衣是古代贵族的殓服,根据身份不同分金丝、银丝、铜丝和丝缕玉衣,一般情况下天子才能实用金缕玉衣,但是这位墓主只是一代梁王,从考古发现来看,当时的皇帝对功劳卓著者进行赏赐,所以经常会发现与身份不符的宝物。

同样在基本陈列展出的还有镇院之宝还包括四神云气图和唐朝武则天金简等。其中四神云气图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汉代陵墓壁画。这个壁画发现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壁画总面积达16.8平方米,发现时在墓葬顶部,壁画上的四种神兽到现在依然清晰可见。青龙、朱雀、白虎、怪兽四神,在汉人眼中是辅助升仙的工具。

▲ 四神云气图

唐朝武则天金简发现于1982年登封嵩山脚下,纯度96%以上。上刻双钩铭文63字,意为武则天信奉道教,渴望长生不老,故特派小使臣前往嵩岳天门投掷金简一枚,上面有武则天自造的5个字。因为武则天的墓葬是在陕西,还未被开发,所以遗物极少。这块金简为研究武则天老年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 唐朝武则天金简

与“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展同期亮相的还有“明清河南”专题陈列和“国宝特展”,“明清河南”通过文物展示明清时期中原文化的特色;“国宝特展”则实行国宝轮流做庄制,每期一件国宝。据悉,第一个与观众见面的是贾湖骨笛,特展利用实物、图文展示及多媒体手段向公众全方位翔实地介绍贾湖骨笛的挖掘出土、测音、材料工艺等情况。

▲ 贾湖骨笛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为配合主展馆的重新开放,河南博物院专门在东配楼开设了博物馆综合实践体验中心,加大社会教育的体验功能。东配楼一楼将开放含研学活动教室、文物保护观摩体验、田野考古体验、古代天文科技展示及自主学习五大功能区为一体的1400平方米的全新综合实践体验中心,可同时容纳500人参与体验活动,采取“分众化、菜单式”的服务模式,精准定位服务人群。

▲ 博物馆综合实践体验中心

在对未成年观众的教育上,河南博物院着重打造“特约讲解”等教育项目,开发专题学程,优化九大镇院之宝系列学程、考古知多少、国宝守护人、成语典故等热门教育课程,丰富教育体系、共享教育项目。据介绍,重新开放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还开设了好几处文创专属区域,多个文创品牌和非遗产品进驻主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