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流域赣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的遗址,也有青铜时代的遗存。位于江西省清江县城东。1974、1977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两次进行发掘。

下、中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上层有商、西周、东周的遗物。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赣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面貌和发展变化,早期几何印纹陶遗存的内涵,以及与商周青铜时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资料。

▲ 筑卫城遗址

下、中层出土的工具中,石镞最多,还有少量石铲、石刀、有段石锛、陶网坠等。石刀有长方形穿孔、半月形穿孔和三角形带横长柄等多种形制,以适应不同的用途。下层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兼有夹砂灰褐陶、磨光黑皮陶等。

▲ 筑卫城遗址出土 陶鬶

主要器形是鼎、鬶、罐、豆、壶、簋等。大量使用陶鼎作为炊器,基本分圜底罐形鼎和直壁平底盘形鼎两类,鼎足形式多样,以扁管状足、卷边足和横部面呈“丁”字形的足特征性较强。值得注意的是,中、下层都有为数不多的几何印纹陶。下层的火候不高,拍印的方格纹、圆圈纹、漩涡纹比较粗浅零乱。

▲ 筑卫城遗址出土 陶器

中层几何印纹陶的数量和种类都稍有增加,新增了编织纹、叶脉纹、同心圆纹和云雷纹等纹饰,特别是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和釉陶,表明了制陶工艺的突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