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刺绣中,有一种十分独特的绣品:长约二尺,宽约四寸,相向成对;题材从小桥流水、楼阁亭台、梅兰竹菊、到琴棋书画、才子佳人、渔樵耕读,图案精美、做工精致,这种在传统女性服饰袖子末端可拆卸的部分,即为挽袖。挽袖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使用时以线缝缀在衣服之内,穿时翻卷在外,既美观又可调节衣袖长度,明清时期女性更是在挽袖的纹样上诠释着个人的理解,使其成为女性独有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寄托,反映出女性艺术的精妙内涵和深邃意味。

清代乾隆年间,李斗在《扬州画舫录》有过这样的记载:“女衫以二尺八为长,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冬则用貂狐之类。” 有清一代,汉族的挽袖服饰深深地影响了满族宫廷旗女的便服式样,内廷命妇为了彰显皇室风范,在制作上精益求精,并融入了满饰文化。至民国初期,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加之绣制挽袖过于耗费财力物力,挽袖服饰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 清 纳纱绣二甲传胪挽袖

清代的挽袖文化是满汉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它虽然从属服装缘饰,却因其丰富的题材,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的刺绣织造工艺,形成了有完整理论和操作体系的独立物件。

▲ 清 盘金彩绣“鱼跃龙门”挽袖

▲ 清 缂丝“十二花神”挽袖

如今这些挽袖或被合二为一拼接在一起,或成对装裱,或散落后仅存单只残片。它们已经不再具有实用的功能性,成为了一项可独立欣赏的艺术品和收藏门类。

挽袖,是古代深闺女性的智慧结晶,如冬日梅花自苦寒来,沁入心扉;挽袖,承载了吉祥愿景,反映市井生活,抒发着风雅情怀。

 挽袖溯源

挽袖,顾名思义,挽起袖子。实际上,清代满汉女服都有四种袖制结构构成——舒、挽、翻、出。袖子自然展开为“舒”,袖子一截向上折为“挽”,将挽起的部分向外折为“翻”,袖口内向外露出一截里袖为“出”。

镶贴挽袖时应将有花色的一面朝后,素色一面朝前缝缀。女子行走时,双手抱在胸前,双袖合二为一,花色展示与人。

挽袖产生于清中期,流行至清末民初。它的出现使得原本宽衣博袖的女装在细节和色彩的搭配上更为完善,使得着装者愈显雍容华贵,妩媚多姿。挽袖的出现与清代宽袖形制的复兴和汉族缘饰艺术的流行密切相关。明清时期服饰的缘饰艺术达到了顶峰,女性在服饰上注重纹样的搭配和对衣物边缘的镶补,尤其晚清时期传统的女服边饰更是发展成“十八镶十八滚”的壮观样式,挽袖也成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挽袖工艺

挽袖的艺术之美,生动地体现为线条之美,它以针线技艺为表现形式,以针代笔、以线代色,构建出针线丰富的线条,演绎出刺绣之美。清代挽袖多用绸、缎等丝质面料,其制作水平和艺术特征反映出经济发展的水平。由于清代兼容并蓄前代纺织艺术特点,同时织造工艺趋于完善,所以清代挽袖中运用的工艺精致繁复。挽袖纹样

挽袖纹样

清代挽袖的主题取材丰富, 表达手法灵活多样。随着市井文化和吉祥文化的繁荣发展,挽袖选材时或通过《西厢记》、《红楼梦》等典故,憧憬着才子佳人间的完美爱情;或通过《八仙过海》、《白蛇传》等经典神话传递伦理是非观;或通过描绘有品格特点的花鸟鱼虫,歌颂为人内在的品德和气节;或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市井、庭院生活等真实场景,赞美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或通过花卉瑞兽等自然元素的组合,表达对人生五福三多的渴望;亦或通过文房书画等器物,呈现自己的审美情趣。

刺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数千年来,高档的丝织物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是统治阶层日常实用,相互馈赠的必备之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审美、技艺、工艺的综合产物。时至今日,刺绣工艺和其所包含的美好的传统文化内涵被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