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甚爱江南,曾在《御制南巡记》中总结自己的一生:“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其六次南巡,六下江南,必至姑苏城。每次都为此地的人文、风景赞叹不已。

而今五月,正是江南好风景。在苏州一年中最清丽适意的季节里,距离六下江南近两百四十年后,乾隆即将“第七次”来到苏州,走进吴中博物馆啦。

本次“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由吴中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宫廷文物116件(套),共分为“密诏传位,君临天下”、“稽古崇文,靖边宣武”、“怡情乐志,物阜工巧”、“龙袍袈裟,兴黄安蒙”四个单元,详实回顾了乾隆时期的繁盛人文。

从紫禁城到吴中博物馆,行至苏州,移步换景。在风物清嘉的江南之地,本次展览还精选了与苏州息息相关的宫廷文物60余件,包括缂丝彩云金龙纹男夹朝袍、青玉交龙纽“御书房宝”、乾隆款脱胎朱漆菊瓣式盘等等。这些苏作雅物,不仅展现了清代苏州织造的丝染织绣、玉雕、漆器等独特工艺,也承载着乾隆六巡江南的文化记忆。

壹 .密诏传位 君临天下

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即位之时,为了避免康熙末年诸位皇子争夺继承权、结党营私、相互攻讦的混乱局面,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雍正驾崩之后,对照传位密诏,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继承大统,成为清代第一位以秘密建储、密诏传位的方式登上帝位的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高宗乾隆帝,六下江南为人乐道。六经苏州,其中五次行居于苏州织造署,精于纺织的苏州自元代起就设立了织造局,康熙十三年(1674),将其改为苏州织造署,后来也作乾隆南巡时的行宫,苏州织造署的旧址现位于苏州市第十中学。

▲ 乾隆皇帝朝服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为乾隆皇帝(1711-1799年)老年肖像,如实摹写了乾隆身着龙袍,端坐龙椅之上,为典型的清代帝王朝服像。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时期朝服像轴两端的玉轴头,通常由苏州织造制作完成。

▲ 明黄色缂丝彩云金龙纹男夹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朝袍为清代皇帝礼服之一。乾隆时期苏州织造曾多次按照旨意制作缂丝朝袍或龙袍,这件朝袍整体构图庄重,色彩搭配和谐,做工十分精细。

▲ 青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故宫博物院藏

此玺青玉质,交龙纽,印文为阳文篆字,印四周阴刻填金乾隆皇帝御制《古稀说》,落款“乾隆岁次庚子孟冬上瀚,御笔”,钤刻“比德”“朗润”二印。根据《活计档》的记载,这两方宝玺都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内务府发往苏州,以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刻字送进宫中。

▲ 剔红嵌玉荷花宝座 剔红嵌玉荷花围屏

故宫博物院藏

宝座间是皇权的象征。在太和殿、养心殿、乾清宫等宫殿中,均设有宝座间。此宝座间为皇帝临时召见臣工之用,三屏式靠背扶手,以剔红手法装饰,由宝座、围屏、宫扇,香薰、香筒等组成。

▲ 铜镀金顶座青玉透雕云龙纹亭式香筒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筒身高浮雕、镂雕云龙纹。使用时在筒内盛放香料,香气从镂空的筒壁中溢出,从而焚香净气。乾隆时期,苏州织造曾多次负责宫廷所需玉甪端和玉香筒的制作。

贰 .稽古崇文 靖边宣武

乾隆帝虽为满人,却十分喜爱汉文化。他自幼熟读经史,即位后主持了大规模的图籍收集和编撰,数量多达百余种。修书文兴礼乐之余,也不忘马背民族本色,征战边疆,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

平定边陲后,乾隆对经济发达、文人士子云集的江南地区也予以相当重视,当时的苏州织造署,自康熙时期不仅是织造锦绣、玉雕篆刻的皇家工厂,已作为“呈递密折”的织造衙门。

▲ 白玉螭纽“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学诗堂”组印

故宫博物馆藏

三方玺为一组,均白玉螭纽,“心平气和”玺为阴文,另二方为阳文。交由苏州织造成做,并叮嘱“其字要做深”。一年后,完成交回宫中,即此组印。

▲ 清人画弘历射狼图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乾隆皇帝谕令宫廷画家绘制的巡狩题材系列作品之一。图绘乾隆皇帝在围场驰马射狼的生动一刻,图中乾隆皇帝及白马当由西洋画家郎世宁主绘,山石树木则由中国宫廷画家所绘,画套粘有旧签,题:“乾隆七年三月吉日”,时值乾隆皇帝32岁。

▲ 乾隆款玉雕鱼鳞柄金桃皮鞘霜明腰刀

故宫博物院藏

刀身钢质,带血槽。其身底部一面镀银横向铭文,为“天字十八号”,纵向文为“霜明”,说明刀的名称与编号;另一面镀银横向文为“乾隆年制”。

叁 .怡情乐至 物阜工巧

乾隆勤于政务,也乐于调养情志。他醉心于绘画、书法、音律、园林,一生鉴藏了大量名家墨宝、传世重器、西洋奇巧,还亲自主导宫廷中各种工艺品的生产制作,这些宫廷珍玩,每一件都精细雅致,赏心悦目。他不仅器重苏州织造的精雕细作,对于江南文人雅客的画笔书墨也青睐有加,收藏江南山水,运笔临摹书画,还亲自在苏州织造的行宫题写对联,“南园莺花多胜赏,吴中山水称清吟。”

▲ 乾隆款青玉爵、盘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质,由爵杯和盘托组成。器底阴刻“乾隆年制”隶书款并另刻一“八”字。盘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款。底上部阴刻一“八”字,显示其与爵杯相配套使用。

▲ 文徵明雪景山水轴

明(1368-1644)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为苏州人,“吴门四家”之一。乾隆帝十分喜爱其作品,也曾多次临摹仿写。文徵明擅画雪景,此幅叠壑高远,山石嶙峋,楼阁隐现,表现了文人雪中寻幽的高雅情怀。

▲ 乾隆皇帝行书仿文徵明前后赤壁赋卷

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为乾隆皇帝临文徵明书《前后赤壁赋》。文徵明书《前后赤壁赋》是其人书俱老之作。较之文徵明原作,乾隆皇帝所临此作,运笔圆活,结体纵逸,章法舒朗,神融笔畅。

▲ 金錾花云龙纹葫芦式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金执壶是清代皇帝的御用酒具,此执壶为葫芦式,上錾刻云龙纹并镶嵌珊瑚、珍珠、青金石、松石、红色宝石、孔雀石珠30多颗,执壶腹部共錾刻8五爪龙,呈威武腾飞状。流及壶之执柄皆为龙式,执柄系金质链条连接于壶盖钮之上。

肆 .龙袍袈裟 兴黄安蒙

藏传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元朝开始就为历代统治者崇信。乾隆时期是清宫藏传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乾隆时期的清宫佛堂及佛堂陈设,甚至让来京为乾隆祝寿的六世班禅大师都大为吃惊。它们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世所罕见的藏传佛教艺术宝库。

▲ 紫檀木雕画框极乐世界佛屏

故宫博物院藏

此类佛屏在清宫档案中称“漆泥子佛挂龛”,为供奉佛教尊神的龛。此佛屏以紫檀木为边框,杉木为心,挖出供龛95个,每龛供奉一尊泥擦擦佛,每尊擦擦佛均有藏文题名,各龛罩玻璃,外贴绘绢画。

▲ 乾隆款金同侍从大威德金刚三连尊

故宫博物院藏

大威德金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崇奉的三大本尊之一,是文殊菩萨的忿怒化身。满洲皇帝一直被蒙藏地区尊为“文殊大皇帝”,因此清代宫廷中对大威德金刚尤为崇奉。

▲ 乾隆御题过去七佛青玉钵

故宫博物馆藏

钵青玉质,表面染成蓝色,供奉于紫禁城雨花阁西配楼。据《活计档》记载,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月二十六日下旨让苏州织造制作七佛偈钵,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二月二十七制作完成,耗时近三年四个月。

回望历史,乾隆“六下江南”的雅谈为人称道,从此也与苏州结以渊源。直至当下,吴中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袂呈现的“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也是一次江南地区与紫禁城的文化联动,在这个让乾隆多次流连忘返的江南之城,感受其一生中来自苏州的绵长不绝的影响。

百年之后,盛世回首,让我们姑苏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