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北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2000米,东距窦皇后陵800米。

▲ 白鹿原西部地三维形图

2006年以来,我们对江村大墓区域进行了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现江村大墓的形制为“亞”字形,地面无封土,墓室边长73米,四周环绕115座外藏坑,外围以“石围界”和门阙形成陵园。期间,我们采用多种技术多次对“凤凰嘴”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探测,证实此处仅有8通明、清时期的石碑,未发现任何陵墓类遗存。

窦皇后陵现存“覆斗形”封土,墓葬呈“亞”字形,陵侧有10多座外藏坑,周围有夯土园墙和门址。

在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外围还探出了夯墙遗址,东西残长1200多米,南北860米,墙宽约3.5米。该墙址就是围合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的大陵园墙)。在大陵园内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的外藏坑、建筑(包括陶窑)遗址、陪葬墓等文物遗存。

▲ 江村大墓北侧石围界

▲ 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夯墙遗址

2017年开始,我们对江村大墓外藏坑、陶窑遗址、陪葬墓等进行了发掘工作。江村大墓发掘了8座外藏坑,其长度在6.5—72米之间,宽3—6米,深6—9米。大多为带斜坡道的竖穴土圹形制,底部有木椁遗迹。出土着衣陶俑(个别戴刑具)、陶器、铁器、铜器,以及漆木器(包括木车马)遗迹等。另外,还清理出 “器府”、“中司空印”等明器铜印。

▲ 江村大墓K32出土马骨等

▲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着衣陶俑

▲ 江村大墓K27三维正视影像图

▲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刑徒俑

陶窑遗址发掘17座。陶窑由火门、火膛、窑室、烟囱构成,一般2—5座共用同一操作间。窑室内出土有汉代砖瓦和陶器等文物。

▲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部分铜器

▲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铜印

▲  陵区汉代陶窑遗址

在江村大墓西南约4公里的栗家村发掘了4座“甲”字形陪葬墓,出土乐舞俑、陶编钟、编磬、玉衣片、带有“襄城家”铭文的铜鋗等珍贵文物。

▲  栗家村汉墓M1椁室东侧箱文物遗迹

此外,我们还对薄太后南陵也做了一些考古工作。南陵墓葬形制亦呈“亚”字形,其墓室向东偏离封土,周围有20座外藏坑和3处建筑遗址,外围也有“石围界”。南陵发掘了西侧的3座外藏坑,其形制结构与江村大墓外藏坑基本相似,出土了塑衣彩绘陶俑、原大木车遗迹,以及大量带有异域文化风格的金、银饰品等文物。

▲  南陵外藏坑出土彩绘塑衣陶俑

▲  南陵外藏坑原大木车遗迹

南陵封土西北分布有380座小型外藏坑。我们发掘了其中的39座,均为竖穴土圹结构。椁具有砖栏、陶棺,内有动物骨架、陶罐、陶俑等。

本次考古工作否定了“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的传统认识,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包括霸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规模、形制、布局及内涵的基本掌握,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南陵外藏坑出土银器

▲ 南陵外藏坑出土金器

▲ 南陵小型外藏坑出土动物遗骸与陶器

霸陵的双重陵园、帝陵居中、象征官署机构的外藏坑围绕帝陵布局等,均为西汉帝陵中最早出现,表明了皇帝独尊、中央集权的西汉帝国政治理念的初步确立;霸陵平面格局上承长陵、安陵的“无为而治”,下启阳陵、茂陵,平陵及杜陵的“独尊儒术”,是西汉帝陵制度发展演变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折射出西汉帝国国家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霸陵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中,印章、封泥及其它带字文物等,证实了“陵墓若都邑”、帝陵“模仿现实中的西汉帝国”的建设理念。南陵外藏坑众多带有草原风格的金银器是先秦两汉时期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见证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