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兼石窟考古中心主任,文博研究馆员李大地,被人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

▲ 李大地

“2002年大江截流时,我代表三峡考古一线人员接受了央视采访,我说,退休后能带孙子去博物馆看我们抢救的文物,就是最大的安慰。入行几十年,哪怕离开了一线,三峡考古也与我血脉相连,我初心从未改变。”

▲ 李大地在库房整理文物 

头发已花白的李大地,眼中依然富有神采,闲话很少,但只要一提到考古,话匣子就立刻会打开。那些已经远去的岁月依然鲜活地留存在脑海,峡江里的工地、忙碌的身影、发现的惊喜……似乎过去从未过去,永远与现在、未来同在。

 

“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是对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所有考古工作者辛苦付出的肯定。”李大地很谦虚,他诚恳地说,“我不认为自己做出了多大功绩,但我自豪的是,这辈子就干了考古这件事,我曾经是三峡考古的一线实践者,后来成为基建考古的守护者,现在则是考古工作的组织者。我的人生因为考古而充实、快乐。”

▲李大地年轻时在三峡考古工地 

李大地与三峡考古结缘,最早可追溯到1993年。“20世纪90年代,国家决定实施三峡工程,抢救性保护三峡地区文物迫在眉睫,任务艰巨,为了加强四川和湖北库区考古力量,国家文物局委托武汉大学通过成人高考招收考古大专班。当时我在璧山文管所供职,报名参加了考试。这个班四川考取两人,重庆就是我一个。”

1993年到1995年,李大地奔赴美丽的珞珈山,开始系统学习考古知识。深知专业背景薄弱的他,甚至无心流连“中国最美大学”武汉大学的山水形胜之美,而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实习,打下了受用一生的专业基础。1996年,三峡工程已经启动,他被调入当时的重庆市博物馆,正式入行考古。

▲李大地年轻时在三峡考古工地

“1997年,原重庆市文化局委托北大在忠县新时期遗址考古现场举办重庆三峡考古骨干培训班,专家们边发掘边讲课,让我受益良多。”也是这一年,李大地进入了三峡考古一线。32岁的年纪,其实已不年轻,但他对事业的热情却不输给任何人。“对于上古时代在三峡地区的先民们,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历史所知不多,语焉不详,形势紧迫,我一来到三峡,就赶上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考古大会战,全国考古精英都集结到了三峡。”

“大会战是三峡考古赋予中国考古界的历史机遇,对每一个参加这场会战的考古人而言都是一种荣幸。”他回忆,当时重庆本地考古队在一线的只有7人,“任务很重,基本没回单位,虽然全国有70多家考古单位赖支援,但我们觉得既然是巴文化,就该由巴人来说话,因此大会战期间,我们既要当好东道主,又要当生力军。”

▲李大地年轻时在三峡考古工地 

坚守一线,李大地一呆就是10年。作为业务骨干,他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巫山大溪、丰都玉溪、玉溪坪、石地坝、袁家岩、涪陵陈家嘴、蔺市、武隆土坎、忠县乌杨阙、奉节上关、忠县将军村、丰都秦家院子、开县迎仙村墓群等20余个重要遗址(墓群)的考古发掘项目,还发表了三峡考古专题报告1部、考古发掘报告20余篇。

其中,他主持发掘的将军村墓群,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涉及家族数量最多的汉魏时期家族墓群,同时也是考古材料、墓地地面建筑构建以及文献记载结合最充分的家族墓群,该项目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入围项目。

出土于将军村墓群的乌杨阙是李大地职业生涯的骄傲。“这是首次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复原的汉代石阙,极大地丰富了汉阙考古材料,对于阙类建筑地方特征的认识、汉魏阙的发展流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入选了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放在大厅最显眼位置,所有观众走进博物馆,一眼就能看到。”他笑着说。

2006年起,李大地负责起基建考古工作,面对基建工程与文物保护日益突出的矛盾,他与团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一批濒临建设毁损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其中,他参与配合的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在2013年获评“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他转任考古业务部门负责人,积极推进后续的大遗址考古、主动性考古工作,并配合文旅融合建设考古公园。

“能在考古领域坚守几十年,我觉得关键在于自己对考古有深厚感情,考古是对未知的探索,不断有新的研究对象和新的成果,我也总在一种好奇的探索中不断充实自己,这让我很快乐。”不过,李大地说,几十年来,他也有遗憾,“田野考古很难兼顾家庭,我对妻子和孩子是有愧疚的。所以现在从事管理工作,我会多去关心年轻队员夫妻分居、娃儿教育等问题,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尽量为他们争取福利待遇。”

“择一业,终一生,考古人尤其体会深。”李大地笑说,现在他的梦里,都还时不时会出现早年三峡考古会战的情景,“辛苦吗?肯定的。但人嘛,就是拼一个精气神,精神在,就能干得好, 考古事业处在最好的时代,年轻人还要加油,迎接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