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兽俑是古代随葬品中的一种特殊器物,最早发现于战国时期的楚墓中,两汉时期进一步发展,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而重庆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的镇墓兽俑出土数量较多,独具地域、时代和文化特色,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思想观念下的产物,是模型明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究汉至六朝时期巴渝地区丧葬习俗和文化信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镇墓兽俑界定

“镇墓兽”的概念最先由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先生提出,源于1937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头插鹿角的木雕怪兽,他认为此物具有镇妖辟邪的作用,因此称之为“山神像”或“镇墓兽”。随后这种外形奇特、表情怪异的器物出土数量增多,又被命名为:镇墓俑、镇墓神像、辟邪俑、方向俑、独角兽、怪兽、犀牛、穷奇、穿山甲等,称谓各异。结合目前的考古报告及论著,“镇墓兽”和“镇墓俑”是学界广泛认同并使用的称谓,也是对此类器物形象和功能的高度概括。

▲ 长沙出土木雕怪兽

在较长时间里,“镇墓兽”和“镇墓俑”的认定较为混淆,这源于文献中对“俑”和“兽”的记载不明所致。《说文解字》载:“俑,即偶之假借字。”《孟子·梁惠王章》载:“俑,偶人也,用之送死。”《礼记·檀弓》载:“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可见俑是一种随葬物,像人形。而学界又将模型明器的动物赋予俑的称谓,比如猪俑、鸡俑、狗俑等各种动物俑。同理,将非人形的兽形称为镇墓兽。长此以往,这类器物的分类界定便更加模糊。

鉴于此,张成先生给出了一个分类标准:身躯是兽形,形象是四足行走形、蹲踞形和伏卧形的这类器物称为“镇墓兽”;而身躯为人形,人兽形、人形和神人形的形象称为“镇墓俑”。此种分类方法清晰明了,为笔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镇墓兽俑形制

重庆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的镇墓兽俑有镇墓兽和镇墓俑两种形态,最早出现于东汉早期,发展并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并延续至两晋时期。主要在丰都、忠县、万州、奉节、巫山、武隆、江北等地多有发现。

镇墓兽

镇墓兽的身躯均为兽形,大致呈踞坐状,或蹲踞状。根据脸部特征的不同,有人面兽形和兽面兽形的区别。人面兽形镇墓兽出现的时间较早,如万州大坪墓地M100:3,泥质红陶。五官清晰,头上双犄角,两耳侧立,圆眼鼓目,高鼻,口露牙齿并吐长舌,长舌垂至腹部,神态狰狞可怖。前双足据地,呈蹲立状。通高22.8厘米。奉节永安镇遗址M37:19,泥质灰陶,头上双犄角,双耳立于脸侧,突眼,咧嘴,两目狰狞,圆腹,口吐长舌垂直腹部,前腿直立撑地,后腿蜷曲坐地作蹲立状。通高18.2厘米。

▲ 人面兽形镇墓兽

兽面兽形镇墓兽,形如狗状,东汉中晚期比较流行。如丰都包山丘墓地M3:20,泥质红陶。头部略微向下低垂,两犄角较为突出,双耳贴于脸侧,双目前视,嘴较小,长舌外伸垂至底部,前腿下垂,后腿弯曲。通高21.1厘米。丰都河湾墓地M24:20,泥质灰陶。犄角不突出,圆眼鼓目,口扁阔,舌较宽,外伸至底部,身体呈蹲踞状。通高16.4厘米。

▲ 兽面兽形镇墓兽

镇墓俑

镇墓俑身躯为人形,呈站立状,着衣裙,口吐长舌,形象怪诞恐怖。如丰都槽房沟墓地M10:2,夹细砂泥质灰陶。梳山字形发髻,带结于额前并饰有圆形饰物。大耳、突眼、高鼻、獠牙,长舌垂于胸前。着右衽长袍,挽袖。右手持物,左手握蛇。高44厘米。巫山麦沱墓群M47:27,泥制灰陶,头戴冠,牛角牛耳,人面人身。獠牙外伸,长舌垂胸。右手执三角头长兵器,左手握蛇,腰带上有带扣,衽、袖、嘴等处涂朱。身、腿分制,墓中双腿置于身前,双腿为同范所制,因而两脚同边,脚穿麻草鞋,通高88厘米。

▲ 镇墓俑

完整的镇墓俑让人不寒而栗,残存的镇墓俑头也令人望而生畏。如江北董家湾墓地M6:1,牛角牛耳,圆目突眼,鼻子扁塌,口露獠牙,吐舌外伸,表情怪异。俑头高26.7厘米。

▲ 镇墓俑头

几点认识

第一,重庆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的镇墓兽俑均为陶质,主要分布于渝东地区的砖室墓,土坑墓中出土数量较少。且在墓葬中镇墓兽俑大多以单个的形式出现,成对出现较少。在时间上,人面兽形镇墓兽出现的时间最早,时代在东汉早期,镇墓兽形制初显;至东汉中晚期,古人将庄园生活中狗的形象赋予在镇墓兽上,开始流行兽面兽形镇墓兽,且这种镇墓兽出土的数量最多,并延续至蜀汉时期;到东汉晚期,左手握蛇,右手执有工具的镇墓俑出现在巴渝大地上,是镇墓兽俑多样化的体现。从形制上看,镇墓兽的体态比较矮小,通高在十几至二十几厘米左右;镇墓俑相对高大,高者接近九十厘米。第二,这一时期的镇墓兽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口吐长舌,长舌垂至胸前或腹部,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虽川渝地区的吐舌镇墓兽俑形制相近,但四川地区较为流行操蛇的人形镇墓俑,而重庆地区更为流行长舌兽形镇墓兽。且四川地区的镇墓俑左手握蛇,有时蛇缠绕脖子或搭在肩头上,右手执钺、斧等兵器的形象更加凸显。

▲ 成都出土执钺镇墓俑

▲ 宜宾出土执斧镇墓俑

第三,吐舌镇墓兽俑是汉至六朝时期历史背景与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这种口吐长舌的形象,在巫术意义中是万物复苏、吞吐生命的象征,一方面是希冀墓主人死而复生,继续存活于世间;另一方面则有福佑子孙,后代绵延不绝的含义。古代虽有“蛇崇拜”,但镇墓俑手中的蛇亦被认为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它活动灵活,行踪不定,不仅会在地上活动,也可能会钻进墓室,打扰墓主人。这种一手握蛇,一手持有工具的镇墓俑就好似在墓室拦住了蛇的入侵,是战利品的展示,也是告诫外来闯入者,如要硬闯,镇墓俑就会拿起工具来武力镇压。而巫山麦沱M47(47号墓)中出土的镇墓俑,通过清理,发现其衽、袖、嘴等多处地方保留有朱砂的痕迹,营造出血淋淋吃恶鬼的形象。古人想要以这种恐怖怪诞的形象,来镇摄、警告鬼怪,驱鬼辟邪,以此保卫墓室安宁,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