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 旅钟(上海博物馆) 西周晚期(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高53.1厘米 铣长29.7厘米 孙鼎1979年捐赠 旅钟出土时为七件,此为第四钟。体呈合瓦形,甬部饰波曲纹和重环纹,篆间饰窃曲纹,鼓部饰相背卷龙纹、右侧有一凤鸟纹。 此钟钲部与鼓部左侧铸铭86字,大意为旅称赞父亲惠叔有良好的品德,并以其父为榜样,同样勤奋地效命于天子,因此得到王的赏赐,故作此钟。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护翼人间的旅,降赐许多福 精品文物 2022年06月17日 3 点赞 1269 阅读
西周 · 兽形觥(山西博物院) 西周 高29厘米,长30.5厘米 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 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此为倗国铜器。 精品文物 2022年04月27日 8 点赞 4227 阅读
西周 · 人头形銎青铜戟(甘肃省博物馆) 西周 高25.5厘米 宽23厘米 灵台县白草坡出土 人头形。颈部有椭圆形浅銎,援基饰一牛首,阴刻牛头形徽识。人头浓眉巨目,披头卷须,腮部有纹饰。 精品文物 2022年04月14日 2 点赞 1895 阅读
西周 · 冥车父壶(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 通高51.5厘米 口径18*13.5厘米 腹深36.4厘米 重19.39千克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 此壶椭方形,垂腹,圈足,盖、器子母口套合。颈部有兽首衔环双耳,兽鼻上卷,角作螺旋状。器体满花装饰,盖面饰变形兽面纹,盖口饰波曲纹,腹部饰变形龙纹并以宽带纹相隔,圈足饰弦纹。器口内壁与盖外壁各有相同铭文“冥车父乍(作)宝壶永用享”九字。铭文中的“冥车 精品文物 2022年04月12日 1 点赞 1607 阅读
西周 · 冥车父壶(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晚期 通高51.5厘米,口径18*13.5厘米,腹深36.4厘米,重19.39千克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 此壶椭方形,垂腹,圈足,盖、器子母口套合。颈部有兽首衔环双耳,兽鼻上卷,角作螺旋状。器体满花装饰,盖面饰变形兽面纹,盖口饰波曲纹,腹部饰变形龙纹并以宽带纹相隔,圈足饰弦纹。器口内壁与盖外壁各有相同铭文“冥车父乍(作)宝壶永用享”九字。铭文中的“ 精品文物 2021年12月01日 3 点赞 7277 阅读
陕西:镐京遗址发现西周时期道路等遗迹 1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镐京遗址发现了西周大型建筑基址、道路、陶排水管道等重要遗迹,为进一步研究镐京遗址高等级建筑的分布及都城布局等提供了资料。 ▲ 陶片铺设的房屋散水 ▲ 陶排水管道正射影像 镐京遗址是西周都城所在地,现存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2018年,考古人员在镐京遗址勘探发现一座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的西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编号镐京14号建筑 考古前沿 2021年11月22日 6 点赞 1351 阅读
浙江:衢州发现的西周墓葬群或为“姑蔑王陵” 在商周时期,如今的浙江中西部活跃着一个名为“姑蔑”的族群,但是古史对他们的记载并不系统完整。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历经4年,在浙西的衢州市衢江区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葬群,规格属浙江同时期墓葬之最。专家认为极可能是姑蔑国的王陵。 ▲ 11月8日拍摄的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 11月10日,部分器物在衢江区档案馆临时展出,这是孟姜一号墓出土的部分玦 这处墓葬群位于衢江 考古前沿 2021年11月15日 5 点赞 1590 阅读
西周 · 金耳坠(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 其一残长7.2厘米,其二长7.4厘米 共重17克 1982年陕西省淳化县西周墓出土 金耳坠为圆棒形曲柄,主体呈薄片勾云形,尾端螺旋式内卷,表面光滑平坦,光洁度极高。捶揲制成。 我国早期的黄金主要用来制作珍贵的装饰品。近几十年来,在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等地的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金器出土。 薄片勾云形的金耳饰,多出土于陕西、山西北部商代中晚期的墓葬中,是鬼方文化特 精品文物 2021年10月28日 0 点赞 1851 阅读
西周·羊首兽面纹铜罍(四川博物院) 西周 通高50.7厘米 腹径23.9 厘米 1959年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 有盖,直口,束颈,鼓腹,圈足。盖饰立体昂首蟠龙,角上出枝杈,形似十字,前足踞于盖顶,盘尾为盖。 肩上浮雕身鼻卷曲的夔龙,口下有小夔纹,尾后有鸟纹。肩两侧一对兽首衔环耳,双耳间饰羊首。 肩、腹以宽弦纹带分割,腹饰大口巨目的兽面纹,下腹一侧有兽首鋬。圈足平雕两队夔纹。通身以细云纹填地。 精品文物 2021年08月12日 3 点赞 2082 阅读
西周 · 大克鼎(上海博物馆) 西周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 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 潘达于捐赠 大克鼎为西周中期著名重器,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同出器物多件。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册命以及土地等赏赐,为研究西周制度的重要史料。 精品文物 2021年07月06日 5 点赞 2111 阅读
西周 · 叔牝方彝(洛阳博物馆) 西周 1960年洛阳郊区小李村出土 高32.6厘米 叔牝方彝呈长方体,是一种典型的西周早期盛酒器,盖、身、座饰以云雷纹为地的三层半浮雕花纹,其盖、腹主体花纹为饕餮纹,唯口沿下、圈足及盖顶上饰一周凤鸟纹,纹样繁密工细,铸造精工。 该方彝形制与著名的令方彝、折方彝极为相似。它的盖及腹内铸铭文3行12字"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据器型和铭文认为"当是武王或成王时器",铭文中的 精品文物 2021年04月29日 5 点赞 3143 阅读
马强: 周王朝西北边疆的新发现——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 姚河塬遗址位于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北部,红河北侧支流李儿河、中间支流小河相交汇的三角台地上,东为宁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河湾遗址,西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海子遗址,北与马鞍桥梁战国墓地隔河相望。遗址面积 62 万平方米。2017年 5 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在此发现仰韶晚期、齐家文化、西周、战国秦汉及宋元时期遗存,是一处古代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 考古研究 2021年04月16日 16 点赞 2652 阅读
北京:琉璃河遗址首次发现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西周时期燕国的都城和始封地,现存西周时期的夯土城墙、城内遗存和墓葬区。琉璃河遗址距今逾三千年历史,是目前北京地区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被誉为“北京城之源”。1988年,琉璃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2035年)》正式发布,遗址核心区村庄搬迁腾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琉璃河遗址的 考古前沿 2021年04月06日 6 点赞 1801 阅读
西安:镐京遗址发现周天子使用的宗庙 陕西考古又有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镐京遗址发现一座高等级大型建筑基址,根据旁边祭祀坑发现的动物头骨,考古人员推测这座建筑有可能是一座西周天子使用过的宗庙。 已揭露夯土建筑基址800多平方米 据该考古项目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岳连建介绍,镐京遗址位于西安西郊沣河的东岸,历史上曾经是西周武王时期建立的都城镐京的核心区域。2019到202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镐京遗址新发现一座高等级大型建筑,目前 考古前沿 2021年03月31日 12 点赞 3195 阅读
西周 · 窃曲纹铜鬲(深圳博物馆) 西周 高12cm 口径17cm 鬲体呈横宽矮体状,圆形,大口,口微敛,宽平折沿,短束颈,广肩,腹部断面呈外连弧三角形,平裆,短蹄足内侧有一竖向凹槽。鬲腹部饰三组由两头变形龙纹组成的窃曲纹,并间以三个扁扉棱分应三足。 三门峡虢国墓地博物馆筹建处调拨(虢国墓地出土) 精品文物 2021年02月04日 0 点赞 2540 阅读
西周 · 兽目交连纹匜(山西博物院) 高16厘米,长30厘米 2005年曲沃县羊舌村出土 敞口,流略上昂,龙首形鋬,瓢形器腹,四个兽蹄形扁足,口沿饰兽目交连纹,腹壁饰数道横条沟纹。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28日 3 点赞 2331 阅读
西周 · 兔尊(山西博物院) 高22.2厘米,长31.8厘米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号墓出土 兔作匍匐状,双目前视,两耳向后并拢,四腿蜷曲,腹部中空。兔身两侧饰三层依次凸起的圆形纹饰,由里向外依次是涡纹、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和勾连雷纹。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属首见。在晋侯墓地的晋献侯夫妇(M8组)、晋穆侯夫妇(M64组)墓中均有数个铜兔尊作为礼器陪葬,且大小不一、形制有别,是为奇观。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28日 17 点赞 438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