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经纬 周洵:亚欧大陆两端的青铜文明 面积相近的中国与欧洲,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并在青铜时代孕育出各自的青铜文明。前者奠定了东亚文明的根基,后者则成为西方文明的直接源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对两地青铜文明进行对比分析,是把握东西方古代文明以及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课题。 安徽阜南台家寺出土龙虎尊 图片来自作者 时空格局 公元前2000年前后,甘肃齐家、西城驿、四坝以及陕西石峁、山西陶寺 考古研究 2023年03月27日 0 点赞 54 阅读
赵春青 高范翔:纵论仰韶时代 仰韶文化是中国命名的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时代是继裴李岗时代之后的又一段惊心动魄的史前时代。经过几代考古学人的不懈努力钻研,目前基本上搞清楚了仰韶时代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前2900年,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学界对仰韶时代的环境背景、生计方式、聚落形态、文化关系、社会性质等,都有了较深入的探索。可以说,仰韶文化和仰韶时代是中国史前社会研究最为深入的时段,代表着中国史前考古学 考古研究 2023年03月24日 1 点赞 103 阅读
袁靖 徐蓓:二里头考古背后有哪些“黑科技” 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是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综合运用各领域科技考古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遗址之一。 参观者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观看展出的陶器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科 考古研究 2023年03月22日 1 点赞 145 阅读
重庆:重庆钓鱼城遗址新发现南宋末年规模宏大建筑群 记者日前在重庆合川钓鱼城遗址采访时了解,近期该遗址新发掘揭露了一批南宋末期建筑群。专家认为,此次发现遗址的建筑规模和规格之高,在之前宋元(蒙)战争时期山城防御体系中前所未见,尚属首次。 在重庆合川钓鱼城遗址拍摄的新发掘出的城门、城墙遗迹(无人机照片) 钓鱼城地处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汇处的重庆市合川区,占地2.5平方公里。宋元(蒙)战争时期,蒙古大汗蒙哥兵临钓鱼城,在当地将士顽强抗击下,蒙古大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21日 2 点赞 153 阅读
常生军:唤醒沉睡的“六朝古都”——记“邯郸楷模”群体邺城考古队 初春时节,冀南大地万物复苏,陶醉在暖暖的春风里。 徐光冀在邺城考古工作站整理出土瓦件 出临漳县城向西南约20公里处,广袤田野之下沉睡着一座千年古城——邺城遗址。它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是全国唯一没有叠压在大城市地下的大遗址。 朱岩石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介绍邺城佛教造像发现情况 邺城是汉唐之间的“六朝古都”。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激发考古人不 考古研究 2023年03月20日 1 点赞 163 阅读
湖南:湖南沅江在洞庭湖河滩发现成群古墓葬 湖南沅江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15日对外透露,当地在南洞庭湖莲花岛村一处河滩发现古墓葬遗迹,经过对遗迹进行发掘,目前共发掘9座墓葬、5座灰坑,并在遗迹周围采集到一批文物,实证南洞庭湖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就有人居住。 考古人员作考古记录 2022年洞庭湖流域遭遇60年一遇特大旱情,水位下降致许多低浅河滩露出水面,该局工作人员在开展野外文物巡查时,发现了该处古墓葬遗迹,第一时间向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并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17日 3 点赞 177 阅读
山西:山西垣曲发现金代墓葬 出土买地券有明确纪年 3月1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垣曲新城镇东峰山村金代墓葬发掘资料。墓中仿木构砖雕较为精彩,并出土有明确纪年的买地券,为研究同期丧葬文化提供实物新证。 该墓葬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新城镇东峰山村,北依中条山,西靠亳清河。2019年6月,因当地改造施工而发现,随即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时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内装饰只用雕砖,未施彩绘,主要集中在墓室下部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16日 4 点赞 247 阅读
山东:山东淄博发现一处龙山时期遗址 在山东省淄博市人民路一处建设工地,考古工作者近日发现一处史前遗址。根据现场出土的陶器等,确认该处遗址为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期基层聚落遗址。目前,对遗址的科学发掘与保护工作正在进行。 “看,这个陶鬶就是龙山时期的典型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房书玉展示着手中的一个陶器。据介绍,龙山时期距今约4350年至3950年。 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淄博市文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15日 2 点赞 176 阅读
河南:河南安阳发现距今约7800年聚落遗址 稳定的定居生活、发达的手工业、熟练的采集和渔猎……记者近日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河南安阳八里庄发现一处以裴李岗文化为主体的新石器中期聚落遗址,7000多年前的先民生活图景正依托丰富的考古材料被不断还原。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申文喜介绍,安阳八里庄遗址分布区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最宽约230米,南北长约150米,现存面积约2.7万平方米,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显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14日 5 点赞 245 阅读
山西:山西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地 出土陶器体现中原与北方文化交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原与北方文化的交融。 后寨墓地出土的陶带耳罐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后寨村,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配合朔州市新殡仪馆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朔州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东周时期墓葬321座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10日 5 点赞 242 阅读
湖南:湖南澧县发现明代夫妻合葬壁画墓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日前,考古工作者确认在澧县王家厂镇南河村发现一座明代浇浆合葬壁画墓,这是湘西北澧水流域发现的首座明代壁画墓。 “去年,我们在开展澧县西北部山区文物调查工作时,从村民口中了解到这座墓葬的存在,随即对其进行保护并上报相关情况。今年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遣专家,与我们一起对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澧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考古研究室主任周华说。 考古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09日 3 点赞 278 阅读
山西:山西运城盐湖附近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重要遗存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辕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晚期重要遗存,为研究晋南地区仰韶文化发展、演变、消亡提供了实物资料。 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地处盐湖北部、芦沟河两岸台地上。经调查,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 辕村遗址位置示意图 该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吴洋洋介绍,2022年为配合“晋南在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08日 2 点赞 233 阅读
河南:河南苏羊遗址发现6000年前防御性环壕 近日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发现约6000年前仰韶早期防御性环壕,环壕系人工挖掘,形制较规整,反映了当时较高的社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是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的具体体现。 2月28日在洛阳苏羊遗址考古现场拍摄的人工环壕 苏羊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任广介绍,该内环壕位于苏羊遗址西部,环壕平面呈半环状,向西延伸至遗址西边断崖处。 2月28日在洛阳苏羊遗址考古现场拍摄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06日 4 点赞 228 阅读
河北:河北大名发现一处两晋时期墓葬 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队获悉,2022年12月,考古队在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过程中,发现一处古代墓葬,经过2个多月的研究,根据墓葬开口层位、墓葬形制、随葬品等,判断为两晋时期墓葬。 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队队长任雪岩说,墓葬中出土了16件器物,均为陶器,器型为耳杯、罐、牛车、马、奁等,根据随葬品推测墓主人可能为女性。“墓葬中没有文字记录,具体年份难以考究。” 大 考古前沿 2023年02月28日 5 点赞 515 阅读
山东:山东济南出土50余件唐三彩 含天王俑等大型器物 从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该院在济南市历城区樊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清理各时期墓葬200余座,其中唐代朱满墓葬(M49)出土50余件三彩俑、20余件瓷器及一盒墓志,为本次考古发掘中较为重要的发现。 唐代朱满墓葬出土的天王俑 当天,记者在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展览馆看到,人佣、牛、羊、鸳鸯等数十件色釉鲜艳的唐三彩整齐陈列,栩栩如生。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樊家 考古前沿 2023年02月27日 2 点赞 37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