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甘露 陈羽啸:消失的西北神秘王国 巍峨的祁连山耸立在大西北,荒漠和草原在这里分界,高原与山地于此相连。千百年来,这片大地哺育着不同的族群,也见证了他们的兴起和落幕。西晋至隋唐期间,一个因部落马匹“不和”,兄弟阋墙而兴建的鲜卑政权,成为雄踞祁连山脉350年的神秘王朝,他们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青海道、吐谷浑道的缔造者,更让青海骢、蜀马扬名海外,与四川茶马古道的崛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9年武威市天祝藏族 考古研究 2022年06月28日 1 点赞 77 阅读
河南:新乡考古发现距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6月23日,记者从河南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新乡牧野区新飞大道北延工程考古发掘现场,发掘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这是新乡市区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 考古现场发现,河南新乡最早的房基 目前,考古现场发现有门道、房基、灶、红烧土、红陶罐、红陶钵、烤过的兽骨等。在这个5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囊括了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各种遗存,有仰韶文化早期的房基、灰坑,东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8日 0 点赞 71 阅读
陕西:秦始皇帝陵“仰卧俑”制作工匠为青少年 继在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出土的“仰卧俑”上发现多枚指纹后,指纹学专家近期又对这些指纹进行了比对,发现这件陶俑的制作工匠应为青少年。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介绍,修复人员在对“仰卧俑”进行保护修复时,在其腹部表面彩绘之上发现三枚连续的指纹痕迹。专业鉴定机构的指纹学专家对三枚指纹进行了数据采集和专业分析,经比对这三枚指纹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7日 0 点赞 102 阅读
走进“人马皆衣金”的西夏文明 中国西北部的贺兰山下,矗立有9座塔型巨冢,这里隐藏着一个消失在史书中的政权——西夏,它是《天龙八部》中梦姑的家乡,也是北宋将领范仲淹赋诗抒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缘由。曾多次阻挡蒙古铁骑的西夏有着怎样的昔日辉煌? ▲ 西夏塔型巨冢 “乍视,字字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这是清代学者张澍于1804年意外发现《凉州 考古研究 2022年06月27日 0 点赞 111 阅读
明代 · 青玉觚(辽宁省博物馆) 明代 高18.1、宽5.65厘米 这件玉觚的玉质为新疆和田玉中的青玉山料,局部有边皮和绺裂。从器型到纹饰都是模仿青铜觚制作的,器型仿照商周青铜觚的样式。 方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四个边棱及每面的中间均雕琢出脊的扉棱,并琢有青铜器觚上常见的雷纹和兽面纹。 精品文物 2022年06月27日 0 点赞 66 阅读
晋国(南京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5日—2022年9月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1号展厅 展览简介: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共同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吴、晋两国,同源同宗,虽远而交,是华夏多元文明的底蕴和内涵之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大碰撞的历史见证。西周时期,晋、吴青铜器均呈现出继承宗周文化并融合本地文化之特点。春秋时期,晋、吴交融,在今山西太原、忻州等晋国故地发现了许多吴国青铜器, 文博展览 2022年06月24日 0 点赞 132 阅读
形而上下——宋韵视野下的龙泉青瓷(浙江省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2年6月18日—2022年8月18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二楼临时展厅 展览简介: 展览以“形而上下”为题,分上下篇。从龙泉青瓷的造型艺术和工艺出发,复古之风和实用主义并存的产品风格得见宋代回向三代的政治理想、三教融合的信仰态度,此为“形上之道”;以青瓷之用于茶酒香花彰雅俗共赏显宋代绝对的人文风雅和高度发达的市 文博展览 2022年06月24日 0 点赞 67 阅读
花开盛世——“定窑花枕”微展览(南越王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1日开展 展览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展览简介: 展出南越王博物院藏枕类文物17件,包括一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2件,其中包括近年新征集、首次展出的白釉剔花凤穿花卉纹腰形枕、白地褐彩剔银锭纹“长命富贵”铭腰形枕、白地褐彩剔牡丹纹腰形枕、绿釉划水波纹束腰形枕、黄釉缠枝花地印摩羯纹束腰形枕等8件珍贵文物。 文博展览 2022年06月24日 0 点赞 74 阅读
发现定窑(南越王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1日—2022年9月20日 展览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展览简介: 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河北多家文博单位和我院院藏的定窑各时期瓷器、窑具、标本29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2件/套。展览结合精美文物,分为“誉出定州”“尘外千年”“贡纳宫廷”“雅事几何”&ldquo 文博展览 2022年06月24日 0 点赞 74 阅读
王的地下宫殿——博山炉、鎏金铜缕玉衣 汉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盛世王朝,两汉在今河北地区分封过数十个诸侯国。因此,河北汉代文物遗存众多,尤以中山国诸侯王墓的发现最为丰富,出土文物异常精美。 玉衣,又称“玉匣”“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所用殓服,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分别以金丝、银丝、铜丝或其他丝织物,一般按照四孔连缀的方法编缀而成。从玉衣的形状观察,它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受到了铠甲, 考古研究 2022年06月24日 1 点赞 108 阅读
商代 · 金面罩(三星堆博物馆) 商 残宽21.5厘米 高11.3厘米 重10.62克 金面罩以金箔捶拓而成,双眼镂空,鼻部凸起,中有锋棱,制作工艺精良。其大小与同坑出土的人头像面部比例基本吻合,可相匹配。估计可能原是附贴在某件人头像面部。二号坑也出土有两件已残损的金面罩,其大小与这件面罩大体相当,也有可能是从同坑铜人头像上脱落下来的。 精品文物 2022年06月23日 1 点赞 123 阅读
四川:盐源县发现千余座商代至西汉墓葬 记者从18日在四川盐源县召开的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已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墓葬1100余座,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 ▲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考古工作人员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现场发掘 ▲ 考古工作人员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现场发掘 ▲ 出土于盐源县的三女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3日 1 点赞 166 阅读
宋代 · 哥窑葵口盘(上海博物馆) 南宋(1127-1279年) 高2.6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5.5厘米 王洁之1979年捐赠 盘呈六瓣葵花式,腹壁向内凸出六道棱线。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青灰釉,釉色泛米黄,釉面开细碎片纹,可见明显的“金丝铁线”。足端无釉,呈红褐色。这类葵口盘还见有足部也为葵瓣式的,故宫博物院即藏有一例。 精品文物 2022年06月22日 0 点赞 120 阅读
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山西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1日—2022年10月10日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展厅 展览简介: 此次展览是徐州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的首次合作,展览精选270余件汉代文物,以徐州地区多座汉代诸侯王墓出土文物为主,同时辅以太原东山汉代诸侯王陵及其袝葬墓出土文物,力求从多角度解读汉代诸侯国的历史风貌,为公众了解汉代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文博展览 2022年06月22日 0 点赞 109 阅读
刘瑞:秦汉考古——云梦琅邪始皇埋梦,白鹿峻坂文帝藏珍 遗址发掘 遗址的发现往往是多年艰辛后的不期而遇。 2020-2021年,周原考古队在寻找西周城址和先周大型建筑的过程中,在王家嘴发掘出一处战国晚期大型建筑,出土“公”字铭文陶量,发掘者推测其可能为干栏式粮仓。并指出,此地周边多次出土“美亭”陶文,本次发掘在刘家墓地也出土两例“美阳”陶文。因此从王家嘴至刘家一带战国遗存丰富的情况 考古研究 2022年06月22日 2 点赞 14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