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邺城考古新发现与史料记载不同引关注 邺南城宫城区两座大殿,文献记载是左右并列,考古发现却是前后对峙。近日,邺城考古新发现与史料记载之间的差异引发关注。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的邺城遗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都城。其建筑理念和格局对隋唐长安城、宋东京城、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以至日本列岛上的平城京、平安京,朝鲜半岛上新罗王京等都有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牛润珍教授等学者认为“邺是中世纪东亚都城城制系统之源”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27日 27 点赞 3951 阅读
河北:考古勘探确认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第一重宫城范围与形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20日透露,通过8年持续勘探与发掘,确认了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第一重宫城的范围与形制,为探索东魏、北齐邺城宫城范围、平面布局和宫院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邺城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是中国都城规划肇始地、建安文学发祥地、佛学弘传中兴地和多元文化碰撞地。为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24日 12 点赞 3370 阅读
山西:山西襄垣发现金代壁画墓 系多代人分室合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发布,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发现一处金代壁画墓,系多代人分室合葬。 墓葬位置示意图(来源考古汇) 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杨柳介绍,上述墓葬为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建造于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 墓葬平面图(来源考古汇) 墓葬为仿木结构方形穹窿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主墓室和9个洞室组成。主墓室内仿木构砖雕精美,采用砖雕和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手法。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20日 14 点赞 3443 阅读
翟少冬:镞—解读史前中国军事实力的钥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在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武器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史前阶段,进攻性武器主要有矛、戈和镞,因镞的数量比较多,就成为考察这一时期军事实力的主要依据。我们可以通过镞的形式演变发展和数量变化,一窥三四千年前早期中国主要文明体的战斗能力。 骨镞 镞:从狩猎工具到兵器 镞,即箭头,在中国最早发现于鄂尔多斯 考古研究 2023年04月19日 15 点赞 3245 阅读
江苏:江苏常州三星村遗址启动第二次考古发掘 时隔30年,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三星村遗址15日正式启动第二次考古发掘。 1993年至1998年,三星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出土文物4000余件,入选“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三星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现场负责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默然介绍,三星村遗址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是一座新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18日 9 点赞 3186 阅读
毕经纬:世界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及其交流 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几处格外璀璨,标记着人类历史上重大且独特的辉煌片段。其中,闪耀在星空深处的青铜文明,是早期文明的高光图景,人类由此踏上了金属文明之路。公元前4千纪后期,地中海东部的新月沃地率先迈入青铜时代的门槛,在之后的两千年内,人类世界大部分地区陆续完成了这一进程,并创造了各自的青铜文明。需要说明的是,美洲、大洋洲与非洲中南部青铜器出现较晚且不发达,并未形成真正的青铜文明。 陕西汉中龙头 考古研究 2023年04月17日 20 点赞 3194 阅读
湖南:湖南安仁县何古山遗址调查新收获 一、地理位置 何古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安仁县灵官镇南坪村东侧,遗址北距安仁县城约18公里,东距宜阳河约0.5公里,距安平(坪)司遗址约10公里(图一)。该遗址于1959年发现并试掘,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均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确认遗址分布面积约8000平方米。 图一 何古山遗址位置图 二、调查收获 遗址分布于宜阳河西侧的何古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14日 6 点赞 2977 阅读
西藏:西藏石窟寺调查发现罕见吐蕃时期摩崖石刻 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在开展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期间,考古人员在西藏东部昌都市芒康县境内发现3处典型吐蕃佛教造像风格摩崖石刻。 (左)工作人员正在对查果西沟B点摩崖石刻造像进行调查记录,(右)该摩崖石刻造像现状。 据悉,2021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在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帮达乡然堆村境内发现3处,共计11尊摩崖石刻造像,其中1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13日 8 点赞 3031 阅读
山西:山西元代壁画墓葬出土瓷器 反映元代制瓷业发展水平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对外发布考古成果,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发现20余座墓葬,其中两座元代墓葬均为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对于研究太原元墓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制瓷业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6月至9月,考古人员对上述墓葬进行发掘。两座元代墓葬东西相邻,均为多边形,斗拱为简单的把头绞项造,壁面上装饰屏风画,均为太原地区元代墓葬常见的特点。据此判断,两墓年代应为元代中晚期。 茶叶末釉筒状罐 两座墓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07日 7 点赞 2971 阅读
新疆:新疆拜城县发现大型古冶炼遗址 专家考证为清代至民国时期 4日,记者从新疆拜城县文旅局获悉,由新疆拜城县文旅局牵头组织在该县境内考察的克孜尔乡和黑英山乡交汇处的“墓穴沟”山涧内,发现一处大型古代冶炼遗址,该遗址此前由当地一位文物看护员发现,此次为正式考察,经专家初步考证其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所建。 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和黑英山乡交汇处的“墓穴沟”山涧内的古代冶炼遗址外观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研究所教授李肖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07日 7 点赞 2936 阅读
陕西:陕西宝鸡一西周时期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 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一西周时期公共墓地发现玉琮、铜璇玑状饰等大量带有东方色彩的古代文化遗存,推断这些东方文化因素应来自于陶寺文化。 东沙河西路墓地 2018年至2020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东沙河西路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77座,其中西周墓葬45座,出土瓷、陶、青铜等质地文物328件(组)。从墓葬形制、葬式及文字等判断,此地为一处西周时期公共墓地。 东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玉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07日 7 点赞 3131 阅读
殷泽昊 彭景晖 王舒雯:考古“特种部队”——青年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故事 24年前,广东崖门,银洲湖底。再强的阳光也抵达不了这里了。 “中国考古01号”水下考古船 两位潜水者头上的“探照灯”,深水中仅有的两个星点,随时能被黑暗吞没。 水底匍匐,摸索前进。两位潜水者,时年37岁的崔勇和他的潜伴,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他们正调查宋元海战崖门古战场的水下遗存。 王泽冰准备入水 暗流翻滚,泥沙铺卷,探照灯的光仅仅让 考古研究 2023年04月06日 10 点赞 2862 阅读
江苏:宜兴发现一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 出土的虎纹刻符石钺很罕见 4月1日傍晚,现代快报记者从无锡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宜兴周铁镇太湖西北岸发现良渚文化时期滨水湖岸遗址。据了解,这是首次在太湖西北岸发现规模性良渚文化聚落遗址,这将为太湖流域文明探源工程打开了一扇窗。值得关注的是,考古发掘中还首次发现疑似代表权力的虎纹刻符石钺。 遗址现场 据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介绍,该遗址于2020年在工程开发中发现。2022年8月,经批准由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 考古前沿 2023年04月04日 22 点赞 3144 阅读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3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宣布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29日 24 点赞 3532 阅读
河南:河南商丘宋国故城发现“城摞城”现象 近日,位于河南商丘的宋国故城遗址取得重要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在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处发现6座唐代墓葬。至此,考古工作者已在此发现两周时期、汉唐时期、两宋时期的古城痕迹,不同时期的城址相互叠压,形成典型的“城摞城”现象。考古工作者在此还发现有东周时期的水井、灰坑、铸铜和冶炼手工业相关的遗存,在城墙遗址上发现了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永定柱”。 考古工 考古前沿 2023年03月28日 6 点赞 302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