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 · 周原遗址 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以前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北部,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5公里。史籍记载,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约于公元前12世纪末或前11世纪初,自邠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于丰后,这里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至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而成废墟。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25日 51 点赞 8264 阅读
青铜时代 · 苏埠屯商墓 商代晚期墓葬群。位于山东益都县苏埠屯村。1956~1966年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发掘出两座大型墓、两座中型墓和一座车马坑。其中1号墓的发掘报告于1972年刊布。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22日 29 点赞 6729 阅读
青铜时代 · 妇好墓 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1976年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发掘工作由郑振香主持。1980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殷虚妇好墓》。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21日 62 点赞 11205 阅读
青铜时代 · 侯家庄商王陵区 商代后期的王陵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5~6公里的洹水北岸,与小屯宫殿遗址隔河相望。墓地包括侯家庄、前小营和武官村之间的大片地区,已发现大墓13座,祭祀坑1400余个。这一发现对商代考古与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20日 11 点赞 8161 阅读
青铜时代 · 刘家河商墓 商代晚期墓葬。位于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村。年代约当公元前14~前13世纪。1977年当地农民在取土时发现,北京市文物工作队作了清理。估计此墓的方向为南北向,有二层台。墓主人的遗骸不明。墓内共出随葬品40余件。铜器有小方鼎2,饕餮纹鼎2,弦纹鼎、鬲、甗、爵、斝、卣、罍、瓿各1,盘、盉各2,铁刃铜钺1,还有人面形饰、各式铜泡等。金器有臂钏2和耳环、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19日 9 点赞 5663 阅读
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清江县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18日 9 点赞 6352 阅读
青铜时代 · 大辛庄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北约4公里处。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1955年起,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单位曾多次调查和试掘。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对探讨山东地区商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遗址的商代文化堆积一般厚1米左右,最厚的达4米。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15日 5 点赞 5076 阅读
青铜时代 · 台西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河北省藁城台西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于1965年9月调查时发现,1973~1974年发掘。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14日 13 点赞 5694 阅读
青铜时代 · 东下冯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东下冯村东北。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调查发现,1974年起进行发掘。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08日 14 点赞 6119 阅读
青铜时代 ·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南,北临洛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二里头文化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调查时发现,同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发掘工作由赵芝荃主持。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07日 17 点赞 11049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富河沟门遗址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东岸。面积约6万平方米。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这是从统称的“细石器文化”中划分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一次重要工作。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06日 9 点赞 6007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红山文化 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最初被称作赤峰第一期文化,1954年定名为红山文化。以彩陶、“之”字形纹陶、细石器和一种特有的掘土工具为其基本特征。 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区,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发现。经过发掘的遗址还有赤峰蜘蛛山、西水泉,敖汉旗三道湾子、四棱山,巴林左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05日 26 点赞 12372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新开流遗址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畔。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2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调查并发掘。文化层堆积分上、下两层,性质相同,有人主张命名为新开流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上层的年代为公元前4100年左右。 考古词条 2021年01月04日 11 点赞 6218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小珠山遗址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又名土珠子遗址。位于辽宁省长海县广鹿岛中部的吴家村西。范围约5000平方米。1978年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 文化堆积分下、中、上3层。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中层的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3900年左右。遗址中揭示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辽东地区新石器文化年代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地层证据。 ▲ 小珠山贝丘遗址 下层石器以打制的为主,器形有刮削器、盘状器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31日 6 点赞 5813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新乐遗址 中国北方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遗址。在辽宁省沈阳市北陵附近。1973年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调查并发掘。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以竖“之”字形线纹陶器和细石器为特征,被称为新乐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5300~前4800年。它是中国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30日 9 点赞 7233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卡若遗址 中国西南地区澜沧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城东南的卡若村西,地处海拔3100米的山地丘陵。范围约1万平方米。1978~1979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两次发掘,后与四川大学共同编著了考古学专刊《昌都卡若》。 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100年。这是在西藏高原进行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对研究西藏地区的原始文化及与相邻地区的关系等,有重要的意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29日 5 点赞 6484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白羊村遗址 ▲ 白羊村遗址鸟瞰图 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云南省宾川县城东北3公里处,地处金沙江流域。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1973~1974年云南省博物馆发掘。文化层分早、晚两期。 ▲ 探方俯拍 在遗址中发现房址11座,均为长方形地面建筑,一般面积10多平方米。四周立木柱,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构成墙壁。早期墙基多开沟槽,沟底挖柱洞。 晚期墙基无沟槽,直接在地面上挖柱洞,或是在四周地面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28日 5 点赞 56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