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皮洛遗址:填补青藏高原旧石器考古空白 提起稻城,最常出现的一个说法就是“最后的香格里拉”,“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这里不仅遗留着大自然最古老的痕迹,如今还发现了远古人类生活的线索——稻城皮洛遗址。 国家文物局前不久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通报了稻城皮洛遗址等3项重要考古发现成果。皮 考古研究 2022年05月07日 8 点赞 1098 阅读
山西:发现距今万余年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大同市云州区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迹,出土的大量石制品对研究石叶技术和细石器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6年8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调查队,对大同市云州区墅城遗址进行试掘,发现数量较多的文化遗物。 墅城遗址位于兼埔村西南1千米,隆德原著墅城小区世家小镇东北500米处,由于建筑施工 考古前沿 2021年07月13日 2 点赞 4759 阅读
宁夏:罗山地区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在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宁夏文物局局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3月至6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大罗山及周围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取得了重要的收获。目前共调查发现旧石器时代点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9处,汉代至宋代遗址4处,明代遗址3处,绝 考古前沿 2021年06月15日 19 点赞 1956 阅读
裴安平:一体化“聚落群团”崛起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史前考古表明,以聚落群为组织单位构成的大型聚落组织就是聚落群团。聚落群团又有二种类型,一种是“松散型聚落群团”,相当于摩尔根记述的美洲印第安人的临时性部落联盟[1];另一种是“一体化聚落群团”, 相当于摩尔根记述的美洲印第安人的永久性性部落联盟[2]。 距今5千年前后,中国的一体化聚落群团开始崛起,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一体化&ldq 考古研究 2021年06月07日 5 点赞 2184 阅读
“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文物展(唐山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19日--2021年3月1日 展览地点:唐山博物馆 E馆 展览简介: 周口店遗址位于中国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距市中心约50公里,是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体现古人类文化和地质文化的重要园区,自1918年发现,1927年正式发掘以来,先后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其中,涵盖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个古人类阶段,堪称古人类化石的宝库,在古人类遗址中绝无 文博展览 2020年12月18日 5 点赞 2261 阅读
河南:鲁山发现60处旧石器时期古人类洞穴 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地区发现旧石器地点40余处、洞穴60处,采集石制品200余件。此次发现,为研究中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交流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考古前沿 2020年12月17日 5 点赞 1992 阅读
江西:发现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出土5000余件石制品 从江西省高安市官方获悉,该市在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处旷野遗址,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历时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发现大量旧石器时代石制品。这是江西首个经正式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 江西省高安市在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处旷野遗址 据遗址考古发掘领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浩介绍,按照旧石器发掘流程,考古队需要逐步开挖土层,从第一自然层开始逐步向下深挖 考古前沿 2020年12月08日 1 点赞 1804 阅读
旧石器时代 ·长滨文化 ▲ 台东长滨乡位置图 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现于台湾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八仙洞位于台湾东部海岸山脉的北端,包括潮音、乾元、海雷等十几个海蚀洞穴。1968~1971年4次发掘。乾元洞的堆积自上而下分4层。第1层为新石器时代层;第2层为红色土层,年代可能为更新世;第3层为浅灰色土层,即长滨文化层,该层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最早距今约1.5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但还有几个测定数据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23日 3 点赞 5588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马坝人 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脊椎动物化石有鬣狗、大熊猫、貘、剑齿象等19种,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 ▲ 马坝人头骨化石 马坝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性质。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22日 6 点赞 5883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猫猫洞旧石器地点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点。位于贵州省兴义县北的猫猫山,为一岩荫遗址。1974年发现,1975年发掘。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据铀系法断代,年代为距今14600±1200年。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20日 6 点赞 5567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资阳人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1951年在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修建铁路桥时,在桥墩基坑中发现。同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又出土1件骨锥。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19日 2 点赞 5986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丽江人地点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和石器地点。发现于云南省丽江县西南木家桥村附近。1956年在村南采集到3件人类股骨化石。 1963年又在砂砾层中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和石制品。1964年又出土了1件少女头骨。据哺乳动物化石判断,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后期。 丽江人属晚期智人,头骨形态与现代人十分接近,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的特征。3件股骨中有两件一左一右,属于同一个体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16日 4 点赞 9180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富林文化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镇。遗址位于大渡河和流沙河汇合处的第二阶地上。 1960年发现,1972年发掘。该文化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发现有大量细小石制品和用火遗迹,并伴生有少量的哺乳动物和植物的化石。 在富林遗址中共发现石制品4500多件,其中绝大多数是石片和石核,石器仅占石制品总数的2.6%。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15日 6 点赞 5955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观音洞文化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现于贵州省黔西县沙井的观音洞。多数学者认为观音洞文化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观音洞遗址发现于1964年。从该年至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先后进行4次发掘,获得石制品3000多件和哺乳动物化石20多种。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13日 10 点赞 5689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元谋人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 这里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出露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2层中。 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12日 22 点赞 10208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长阳人 中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1957年由贾兰坡主持进行发掘。 共存的动物化石均属华南洞穴中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如豪猪、竹鼠、古豺、大熊猫、最后斑鬣狗、东方剑齿象、巨貘、中国犀等。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10日 12 点赞 608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