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碧玉兽面纹提梁卣 (天津博物馆) 卣是一种古代盛酒用品,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流行的时间虽不长,但其形制很丰富,除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常见的器形外,还有筒形、鸟兽形等。它本身无名称,流传下来之所以称其为“卣”,是源于《诗经》、《尚书》等古籍中记载称其为“秬鬯一卣”,而“秬鬯”是古代祭祀时期使用的一种香酒,由此可见“卣”是古时一种专门盛酒 精品文物 2022年07月07日 3 点赞 2847 阅读
清代 · 正款胭脂红釉罐(广东省博物馆) 清 · 雍正 高18.4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8 厘米 直口、丰肩、圆腹、矮圈足,外壁施胭脂红釉。釉下隐约可见冰裂纹。罐内施白釉,口端一周留白。足端露胎,修胎规整。 底部施白釉,开冰裂纹片,以青花制“大清雍正年制”双圈两坚行楷书款。器形圆润、线条优美柔和胎体细腻,釉面轻薄匀净,釉色娇嫩欲滴。是雍正时期之精品。 精品文物 2022年06月20日 1 点赞 1711 阅读
清代 · 白玉人物槎 (苏州博物馆) 清 · 后期 长19.7厘米 玉质莹润细腻,以柳树杆作槎,槎尾立弯曲状柳枝,槎底与边阴刻水花纹。槎上前后分立四人:妇人槎后执桨,旁立一孩童,天真可爱。 槎头一老一少正在欢快地撒网捕鱼。槎中雕一竹编大筐,用来盛装捕获的鱼虾。整槎圆雕、浮雕、阳刻等多种技艺相结合,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琢工精细。 精品文物 2022年06月14日 2 点赞 2310 阅读
清代 · 黄玉鹿首壶(山东博物馆) 清代 通高11.8、长17、宽4.5厘米 选用一整块玉材雕刻而成。壶外圆雕一鹿首,长吻伏角,作负壶状。黄玉是极为珍贵的软玉品种。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有“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而令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 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上等黄玉出产较少,身价在羊脂白玉之上。色泽纯正的黄 精品文物 2022年04月26日 2 点赞 3106 阅读
清代 · 石梅款锡套紫砂里方斗杯(故宫博物院) 清 · 道光,高2.7厘米,口径5.8×5.8厘米,底径3×3厘米。 此杯外体为锡质,方斗形,白玉柄,内里为江苏宜兴紫砂挂蓝釉。锡套上刻有“愿持此斗浥酒浆,黄姑织女同飞觞”诗句及“戊子蒲夏石梅作”款。“戊子”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石梅”即清代著名的茗壶锡 精品文物 2022年04月19日 2 点赞 1910 阅读
清代 · 黄玉云纹龙首四耳瓶(天津博物馆) 清 · 乾隆 高18.5厘米 宽9.1厘米 口径5.3厘米 清朝制玉在继承明代玉器的基础上,有极好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制作已成鼎盛之势。清代玉器选材广泛,除用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外,兼用翡翠、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碧玺等雕琢玉器,这些质色多异、造型别致的装饰品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受。 乾隆年间的玉器,除原清宫秘藏大至数十、数千公斤重的玉山,小至玲珑剔透、精美 精品文物 2022年04月08日 1 点赞 1849 阅读
清代 · 绿地粉彩荷花纹花盆(故宫博物院) 清 · 光绪 高5厘米 口径18厘米 足径15.8厘米 花盆圆形,敞口,浅壁,平底下承5足。内施松石绿釉,外通体施绿釉,釉上以粉彩绘荷花纹饰,花间衬以蜻蜓等昆虫。装饰图案色彩雅致,清新自然。 外壁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旁边钤椭圆形红彩印章,印章内双龙环绕 “天地一家春”5字篆字款,器底红彩书&l 精品文物 2022年03月01日 5 点赞 2480 阅读
清代 ·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故宫博物院) 清光绪 高11.3厘米 口径24.7厘米 足径9.7厘米 盘敞口,浅弧腹,下承以中空外撇高足。通体内外松石绿釉地粉彩装饰。外壁绘藤萝花。高足上凸起金彩单箍,单箍以下绘海水江崖纹。盘内绘藤萝花和月季花,一只雀鸟栖于藤萝枝上,口沿下空白处自右向左署矾红彩楷书“大雅斋”三字,旁钤矾红彩篆书“天地一家春”图章式款。 “天地一家春 精品文物 2022年01月18日 1 点赞 2105 阅读
清代 · 釉里红龙纹大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圆口内敛,鼓腹,缓收呈平底。通体釉里红装饰。内壁无釉,底白釉。口沿外双圈青花弦纹,外壁白釉底上釉里红绘海水江崖二龙戏珠图案,近底处青花勾划三圈弦纹。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此器造型古朴端庄,胎体坚硬,釉色莹润,釉里红发色纯正,双龙从海水中腾空而起,威武矫健。 精品文物 2021年12月30日 0 点赞 1878 阅读
清代 · 东青釉荷叶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高5.6厘米 口底不规则 器呈卷边荷叶造型。口边卷曲,深腹,底微拱。 胎质细白坚致,施东青釉,壁饰叶脉纹,杯心饰堆粉莲蓬纹。该杯造型象生、巧致。 精品文物 2021年12月21日 6 点赞 1765 阅读
清代 · 蓝釉爵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清·乾隆 高11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3.8厘米 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拨。矮杯,圆底,杯体短而粗,一面向前端出槽(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鋬),腹部一侧置方形柄,下有三锥状足。 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阴刻篆书“乾隆年製”四字双行款。明、清两代瓷爵杯仿青铜器造型,用于陈设或祭祀。 精品文物 2021年12月16日 1 点赞 1616 阅读
清代 ·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上海博物馆) 清 · 雍正 高39.5厘米,口径10.0厘米, 足径12.3厘米,腹径18.5厘米 侈口,细颈,溜肩,鼓腹,胫部内收,底部略外撇,形同橄榄,端庄秀美。胎质细腻,釉色莹润,制作极为精良。瓶底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双圈楷书款。白净的外壁以粉彩绘桃枝一双,遒劲盘亘,有力地向四周伸张。枝上绘寿桃八只,圆润饱满,色彩过渡自然,极为可爱。枝梢点缀桃花,花蕾含 精品文物 2021年12月14日 3 点赞 2336 阅读
清代 · 乌兰察布盟盟长贝子乘马牌(内蒙古博物院) 清代 银、铜 通长16.9厘米,牌长14.4厘米,宽9.9厘米 一级 包头市征集 此牌为清王朝盟旗制度的产物。清廷为加强对蒙古各部的控制,在旗以上设盟,数旗为一盟。如遇战时应招,可率领所属各旗壮丁出征,此牌为征调马匹的行令牌。 精品文物 2021年12月07日 1 点赞 1727 阅读
清代 · 嵌宝八角玉盘(上海博物馆) 清代 高3.1,口径、底径12.4 cm 嵌宝八角玉盘是一件具有西域伊斯兰风格的玉器 乾隆时期,痕都斯坦(今北印度、克什米尔一带)流行一种镶金嵌宝的玉器,传入中国后,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中国工匠大量仿制。 此盘上花卉枝叶轮廓用金丝镶嵌,中间嵌以红宝石和绿宝石,器底有“大清乾隆年制”款。 周边刻有“子子孙孙永保用之”的字样,表达了乾隆皇帝对其的喜 精品文物 2021年12月02日 2 点赞 6904 阅读
清代 · 官窑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上海博物馆) 清 康熙 270g 高7.5cm 口径14.7cm 足径6.7cm 直口,弧腹,圈足。珐琅彩瓷始于清代康熙,制作方法是由景德镇烧成素胎碗,碗内及底足施白釉,碗外留涩胎。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然后在红炉中烘烤而成。此碗口沿及底足边沿均有一条阴文细线,系施高温白釉和低温蓝釉的标志线。底落“康熙御制”胭脂水料双方框四字款。 精品文物 2021年11月23日 2 点赞 1983 阅读
清代 · 粉彩龙纹高足碗(营口市博物馆) 高11.5厘来, 口径16.3厘米,底径7.6厘米 敞口,深腹,高柄足外撇。碗心绘双龙戏珠纹,外壁施黄釉,绘赶珠龙纹。 足下部绘绿彩海水纹,足内壁矾红彩篆书“厚德堂制”款。造型别致,制作精美。 精品文物 2021年11月19日 3 点赞 171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