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侯乙墓 发掘现场

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由谭维四主持进行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随葬品。从出土的镈钟铭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为公元前433年或稍后。该墓的年代和墓主身份都很明确,为东周考古的分期断代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尺。

▲ 曾侯乙墓 墓室俯视

墓制与葬俗

该墓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开凿在红色砂砺岩的小山丘上,平面为多边形,无墓道,方向正南北。墓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深13米左右。木椁置于墓坑底部,四周及椁顶充填木炭逾6万公斤。木炭之上为厚10~30厘米的青膏泥和厚约2.5米的夯土,夯土之上铺一层石板。石板之上的封土均经夯打。木椁高3.1~3.5米,由171根长条方木垒成,共用木料380立方米。椁室与墓坑的形状一致,分为东、北、中、西4个室,隔墙底部留有小型方洞以使各室相通。4室中以东室最大,中、西室次之,北室最小。主棺置于东室,分内外两层,均为木质。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棺外镶有青铜框架,底部有10个高14厘米的蹄形铜足。棺盖四周有12个铜钮,棺内朱漆,棺外以黑漆为地,绘有朱色、金黄色花纹。内棺长2.49米,宽1.27米,高1.32米,内髹朱漆,外以朱漆为地,上施黄、黑色彩绘花纹。

▲ 曾侯乙墓 彩绘内棺

棺一端绘有窗户,两侧绘门,门两旁绘有守卫的神兽武士。墓主尸体有多层丝织物包裹,但出土时多已腐朽,仅存少许残片。骨架周围有玉器、骨器、角器和小件金器等随葬品300多件。墓中共殉葬21人,皆有木棺葬具,东室置8具,西室置13具。尸体均用竹席和丝织物包裹,包裹物亦已腐烂,见有少量玉器、木梳、木篦等物。人骨均经鉴定,墓主人为男性,45岁左右;殉葬的均为女性,年龄在13~25岁之间,而以20岁左右的为多。此外,主棺近旁尚有木棺一具,棺素面无漆,内有狗骨架一具。

▲ 曾侯乙墓 彩绘乐舞鸳鸯盒

▲ 曾侯乙墓 十六节龙凤纹玉佩

 

随葬品

出土随葬品共1万余件,主要置于中室和北室,东室次之。西室仅有一些散落的小件物品。中室摆满礼乐器。编钟靠近西壁和中室南部,悬挂在曲尺形立架上。编磬亦立架悬挂,紧靠北壁陈放,与编钟相对。其他乐器如瑟、笙等列于钟磬之间,九鼎八簋等青铜礼器置于中室南部,分类陈放,井然有序。

▲ 清理曾侯乙编钟

▲ 曾侯乙墓 龙纹透雕玉璜

这种情景,生动地反映了宴飨时饮酒作乐的生活场面。东室除主棺和8具殉葬棺外,有贵重的金器及少量车马兵器。北室摆满了兵器和车马器,有成捆的箭镞和长杆兵器及甲胄、车軎、马镳、车伞盖等,另有一对大铜缶及竹简。

▲ 曾侯乙墓 竹简

▲ 曾侯乙墓 玻璃珠

乐器

共有编钟、编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124件。既有管弦乐器,又有打击乐器,其中尤以保存完好的整套编钟最为珍贵。竹管排箫、铜座建鼓、十弦琴、五弦琴等也都是首次发现。篪在中国已出土的同类乐器中则是年代最早的。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王赠送的一件镈钟,共65件。最大的一件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一件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

▲ 曾侯乙编磬出土现场

▲ 曾侯乙墓 编磬

整套编钟总重达2500多公斤。按形制之不同,全部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钟架近旁有6个“T”字形髹漆彩绘木锤和两根彩绘髹漆长木棒。钟架横梁上髹漆,并有彩绘花纹和刻文,横梁两端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手顶托,并通过横梁的方孔以子母榫牢固衔接。中部还各有一铜柱承托横梁以加固。全套钟架由245个构件组成,可以拆卸,设计精巧,历经2000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钟上均有篆体铭文,绝大多数为错金文字,共2800余字,内容除“曾侯乙乍(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可以分为标音铭文与乐律铭文两大类。

▲ 曾侯乙墓 十弦琴

乐律铭文中记乐律名称53个,其中有35个是过去所不知道的。将标音铭文与实际测音对照证明,编钟音律准确,每个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今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一音列,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这套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很宽,变化音比较完备,至今仍能演奏各种曲调,说明当时的铸造工艺已能满足音响设计的要求。乐律铭文中还有春秋战国之际楚、晋、齐、申、周等国和曾国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之间对应关系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相互交流的情况,是研究先秦音乐史的珍贵文字资料。

▲ 曾侯乙墓 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