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开始,襄阳市考古人员对位于襄阳古邓城东南1.5公里左右的东王家巷遗址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60多座,对其中32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这些墓葬跨越西汉、东汉、南北朝、唐朝四个朝代。

▲ 襄阳东王家巷遗址墓地其中一个墓葬的发掘现场

6月28日下午,东王家巷遗址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周婷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古墓出土往往因盗墓贼或自然原因会有一定损坏,而发掘的这个古墓群跨越了四个朝代竟保存完整,较为罕见。

这个墓地原本地势较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被平整。到现在,这些墓葬开口层位距地面仍有两米多,墓顶和封门都还是完整的。墓葬所处岗地地势高,墓穴埋葬较深,才有幸保存下来。

▲ 墓葬里的出土器物

周婷介绍,墓葬所属朝代一般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来判断。在一座东汉墓葬中,发现墓口砌有门柱和门扇,门柱和门扇均为空心画像砖,这些砖是烧制出来的。门扇长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上面雕刻有精美的小鱼、柿蒂纹、米字纹以及常青树,门柱上雕刻有执戟吏和常青树,这些动植物寓意富足、富贵和长寿。像这样高规格的墓葬说明墓主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间接反映了墓主人的贵族身份。

▲ 东汉墓墓口砌有门柱和门扇

▲ 东汉墓墓口门柱上的图案

墓葬群位于古邓城东南方向1.5公里左右,墓主人是来自邓城还是樊城,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推测墓主人多为住在城里的官僚、贵族或富户。初步判断部分墓主为贵族身份,这些墓均为单室墓,出土器物并不是特别贵重,说明这些贵族还没有达到皇室成员或王公级别。

▲ 有圆顶墓室的唐墓

有一座汉代墓发现有两条墓道,且部分重合,推测是先后两次下葬,很可能是夫妻不同时间死后下葬,是一个夫妻合葬墓。墓葬里出土了两只陶狗,其中一只个头大,特别逼真。墓室残留黑色漆皮,说明棺木、人骨均已腐朽,当时的棺木一般为黑底红彩,黑色漆皮从棺木上脱落留存。

▲ 出土的陶狗

▲ 出土的陶鸡、鸭

▲ 出土的陶猪

另一座唐代墓葬,墓顶用灰砖砌成穹顶,出土了开元通宝铜钱和瓷碗。一个六朝(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墓,墓室狭长,出土了瓷碗、瓷盘壶,这些瓷器上没有图案,均为素瓷。

▲ 六朝墓里的瓷盘壶

▲ 镶嵌的墓壁上的瓷碗

周婷说,这些出土器物对研究西汉到唐代时期的经济、文化以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目前,考古人员仍在对墓葬群进一步发掘。

东王家巷遗址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周婷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