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长9.5厘米,通宽 6.4厘米

1984年长沙市火把山出土

双龙戏珠圆霞帔金坠,是元代新婚 “三金”中的一件。金坠是配套于古代女性服饰——霞帔上的一种装饰品,系垂于霞帔下端。霞帔是中国古代妇女礼服的一部分,类似于现代的披肩。帔子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开始以此命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时发展成了霞帔——由于外形美如彩霞,所以得名“霞帔”。明代贵族妇女佩戴这种服饰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使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到了明代,霞帔成为了贵族妇女的标配,而霞帔吊坠也成为了身份等级的象征,明代官方规定,皇后、妃嫔、太子妃、亲王妃等皇室妇女的霞帔,用珠玉坠子;公侯伯夫人及一品至四品夫人,霞帔用钣花金坠子; 五品夫人霞帔用镀金锻花银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