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社会发生了两次重大变迁:第一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郑州商城控制了中原腹地东部,二里头都邑失去中原腹地主导地位;第二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偃师商城取代二里头都邑主导洛阳盆地,二里岗文化的精英舍弃了二里头都邑。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从二里头都邑转移到郑州商城的重大事件,不是二里头文化精英阶层的迁都,而是下七垣文化(漳河型文化为主体)的精英阶层主导了“改朝换代”,并与文献上夏、商王朝的更替最为拟合。

一、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政治地理背景

郑州、洛阳、安阳一带是夏商时期王都所在地,属于中国古代广义中原的腹心地带。广域王权国家的中心从偃师二里头都邑转移到郑州商城的过程中,郑州、洛阳一带是广域王权国家的活动中心,属于文化景观和政治地理上的中原腹地。(图一)洛阳盆地东部在公元前18世纪形成广域王权国家的活动中心,偃师二里头超大型都邑在政治、军事、文化等人文因素的驱动下营建,集聚了嵩山南北大范围的人群和资源。二里头都邑及二里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识别为四个连续的考古学文化期别,二里头文化三期时二里头都邑呈现出繁荣昌盛的人文景观。学术界对二里头都邑失去中原腹地主导地位的时间有多种认识,最早的是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其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晚段之间,最晚的是二里头文化四期之末。无论二里头都邑在上述哪个时间失去中原腹地主导地位,二里头文化四期都是讨论中原腹地文化互动、聚落演变及其反映的社会变迁的关键阶段。

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呈现出多元文化传统共存、融合的面貌,除了辉卫文化传统外,下七垣文化传统(以漳河型文化为主体)和岳石文化传统明显增加,并且特征鲜明。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四期的某个时间失去中原腹地的主导地位,此后立即或略晚在二里头都邑东北6公里左右营建了偃师商城第一批宫殿建筑和宫城。二里头都邑所在的洛阳盆地相当于王都直接控制的王畿区域,是二里头都邑代表的广域王权国家活动的核心地理空间。与二里头都邑失去中原腹地主导地位及此后偃师商城的兴起相呼应,二里头文化四期及此后的一段时间,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文化深度互动、聚落剧烈变迁、社会深刻重组,区域聚落的数量明显减少、规模总体趋小。

嵩山东北麓荥阳西部的重要关口(后世或称成皋或称虎牢)向西可进入洛阳盆地,荥阳、郑州、新郑一带是二里头都邑的东方门户,二里头文化三期时该区域分布着新郑望京楼、荥阳大师姑等多座城邑,郑州黄委会青年公寓一带(郑州商城宫殿宗庙区)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居民集聚区。不晚于二里头文化四期(洛达庙晚期)郑州商城最早一批宫殿和小城(宫城)肇建,也开启了二里岗文化的形成阶段,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文化在这段时间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程度的重合,是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文化的过渡期。此后不久的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文化过渡期晚段,新郑望京楼、荥阳大师姑等二里头文化城邑也响应郑州商城的营建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与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四期的某个时间失去中原腹地主导地位相耦合,郑州商城此时逐渐获得中原腹地的主导地位。

从洛阳盆地北渡黄河可直达太行山东南麓山前平原地带,太行山东南麓在二里头文化三期主要分布着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辉卫文化(或称下七垣文化辉卫型)。从洛阳盆地西溯黄河即可直达晋西南地区,该地二里头文化三期主要分布着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东下冯文化(或称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辉卫文化、东下冯文化都分别与二里头文化频繁深度互动,太行山东南麓和晋西南都营建有二里岗文化早期城邑,两地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文化互动、聚落演变及其反映的社会重新组织过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社会重新组织的过程中,距离二里头都邑稍远的太行山东麓腹地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为主体)、豫东鲁西南地区岳石文化(以安邱堌堆类型为主体)也都深度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中最活跃的地理空间是嵩山东北麓(郑州地区)和洛阳盆地,其次是属于中原腹地外缘的太行山东南麓和晋西南地区,距离中原腹地较远的区域活跃度较低。(图一)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大变局中,是以二里头都邑及其王畿区域洛阳盆地为坐标的。因此,笔者按“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和“中原腹地”两个政治地理空间层次,从文化互动和聚落演变两个方面,讨论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社会变迁。

二、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的社会变迁

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是二里头四期文化互动最频繁、聚落变迁最剧烈的两个区域之一,该阶段二里头都邑先后失去中原腹地及洛阳盆地的主导地位,偃师商城获得了洛阳盆地主导地位。讨论中原腹地的政治地理中心从二里头都邑转移到郑州商城过程中的社会变迁,需要首先探讨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在二里头文化四期的文化互动和聚落演变。

二里头文化三期二里头都邑开始与太行山东南麓有明显的交流,二里头文化的主要器类大口尊、圆腹罐等在太行山东南麓辉卫文化中广泛流行,太行山东南麓辉卫文化风格的鬲、晋西南东下冯文化风格的鬲也开始出现在二里头都邑。二里头文化三期二里头都邑与周围区域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显示出以辐射周边文化为主、汇聚周边文化为辅的模式,反映出典型二里头文化强大的辐射力,汇聚力则不太突出。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开始,二里头都邑与周边区域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加。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有一股显著的潮流,下七垣文化传统(以漳河型为主体)的鬲出现在二里头都邑,岳石文化传统(以安邱堌堆类型为主体)的红陶篦纹深腹罐广泛出现在二里头都邑。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二里头都邑呈现出多元文化传统共存、融合的面貌,即二里头文化传统为主体,辉卫文化传统和东下冯文化传统常见,特征鲜明的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为主体)传统和岳石文化传统(以安邱堌堆类型为主体)器物明显增加。二里头文化四期二里头都邑与周围区域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二里头文化对周边文化的辐射逐渐停滞,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为主体)传统和岳石文化传统(以安邱堌堆类型为主体)则以“嵌入式”汇聚到二里头都邑。从二里头文化三期到四期,二里头都邑与周边区域文化互动的模式和程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且从二里头四期早段到晚段这种变化趋势逐渐升级,反映了二里头文化逐渐丧失中原腹地主导地位的态势。

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三期营建了宫城城墙,宫城面积约10.8 万平方米,形成宫城为核心、宫城周围“井”字形道路界隔的九宫格式布局,整个都邑的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左右,都邑建设形成定局。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二里头都邑仍有大型宫殿建筑在兴建,沿袭了此前二里头文化三期形成的总体布局,各类设施完备,没有明显毁弃的迹象,表明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仍然作为超大型都邑运行。此外,二里头都邑二里头文化四期的铜器墓是最多的。如此,仅孤立地从二里头都邑四期的布局、高规格设施和墓葬的视角讨论和分析都邑性质,很难看出变化,需要结合文化构成的变化及宏观文化格局来探讨。

二里头都邑缺乏典型二里岗下层风格的遗物,二里岗下层二期C1H17 风格的遗物几乎不见,二里岗上层一期风格的遗物也并不多见;直到白家庄期,二里岗文化传统的典型器物才稍微多些。这些情况说明二里头都邑所在地与二里岗文化的互动很不活跃,二里岗文化形成初期并没有主动在二里头都邑所在地发展。与二里头都邑所在地情况迥异的是,其东方约6公里处在二里岗文化形成过程中拔地而建偃师商城,其文化面貌与二里岗文化最初阶段以来在总体风格上保持一致。偃师商城第一批宫殿建筑和宫城的营建是二里头都邑失去洛阳盆地(此前的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主导地位的直接表征,年代相当于二里岗下层一期的某个时间。偃师商城罕见二里头文化四期风格的遗存,其肇始阶段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多元文化传统,遗迹和遗物明显开始增多的时间介于二里岗下层C1H9 与C1H17 之间。这些现象说明在二里头文化向二里岗文化过渡阶段的某个时间,偃师商城取代了二里头都邑主导洛阳盆地,这是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社会发生的一次重大变迁,这次变迁发生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中间。在偃师商城取代二里头都邑主导洛阳盆地之前,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郑州商城在二里岗下层一期之初呈现出多元文化互动的耦合,这种耦合反映了郑州商城已经获得中原腹地的主导地位。郑州商城的肇建年代不晚于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并在肇始阶段呈现多元文化传统的格局,加之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明显呈现多元文化传统的景观,表明二里头都邑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某个时间失去了中原腹地主导地位。

二里头文化四期与二里岗文化一期(二里岗下层一期)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如果以二里头文化四期为尺度考察中原腹地的文化格局和社会发展,该阶段的国家和社会发生了两次重大事件。第一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某个时间郑州商城控制了中原腹地东部,二里头都邑仍然稳定使用了一段时间。第二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某个时间偃师商城取代了二里头都邑主导洛阳盆地,二里岗文化的精英舍弃了二里头都邑的资源,在其附近营建新的中心城邑。

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二里头文化四期风格的聚落较多,沿袭的是二里头都邑控制的聚落。偃师商城营建之后,整个洛阳盆地(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仅有稀疏的二里岗文化早期风格的聚落,二里岗文化聚落比此前二里头文化聚落的数量明显减少、规模明显缩小。可见,二里岗文化精英的策略是逐渐放弃二里头都邑,重心是营建新的偃师商城来控制洛阳盆地(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对整个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没有采取主动全面占据的方式。

三、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社会变迁

嵩山东北麓一带是二里头都邑的东方门户、也是郑州商城的王畿区域,是二里头四期文化互动最频繁、聚落变迁最剧烈的两个区域之一。属于商代早期腹地外缘的太行山东南麓和晋西南地区,都可与二里头都邑及此后的偃师商城直接沟通,这两个区域的二里头四期文化互动频繁、聚落变迁剧烈程度仅次于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和郑州商城王畿区域。因此,以二里头都邑及其王畿区域为重心探讨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社会变迁时,郑州商城王畿区域、太行山东南麓、晋西南地区也是应当依次讨论的重点区域。(图一)

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某个时间开始,郑州商城电校H6、化工三厂H1、南关外下层、二里岗C1H9等单位的文化面貌呈现出多元文化传统的现象,即外来的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为主体)、岳石文化(以安丘堌堆类型为主体)和辉卫文化与本地二里头文化形成多元文化传统交流、共存、融合的局面,中原腹地处于二里头文化向二里岗文化过渡期。与此同时,郑州商城开始营建最早的宫殿宗庙建筑及宫城,开启了郑州商城取代二里头都邑主导中原腹地的过程,中原腹地成为人群交流和文化互动的关键区域,形成了作为广域王权国家都邑的郑州商城。此后郑州商城王畿区域聚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广泛的整合与重组。望京楼城邑、大师姑城邑等响应郑州商城的营建而重新修建或改造,望京楼城邑的布局更加规整,且与郑州商城的规划理念一致;大师姑城邑则趋于衰落、逐渐沦为普通环壕聚落。这些现象反映了郑州商城代表的国家和社会控制了此前二里头文化的若干重要城邑,牢固控制了周围的王畿区域。

太行山东南麓发现有辉县孟庄辉卫文化城邑,焦作府城亦有丰富的辉卫文化遗存,辉卫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交流特别显著,二者应是盟友关系。郑州商城主导中原腹地之后的二里岗文化早期,太行山东南麓重新营建了府城商城;孟庄辉卫文化城邑发现有丰富的二里岗文化遗存,并且发现有高规格的二里岗文化铜器墓。这些现象表明二里岗文化早期对太行山东南麓的中心城邑重新进行了确认和控制。太行山东南麓的基层聚落罕见二里岗文化早期风格遗物,说明二里岗文化早期对太行山东南麓基层聚落的直接影响不大,郑州商城主导的国家对太行山东南麓的基层社会并没有直接控制,主要通过府城商城、孟庄商城等区域性中心城邑控制太行山东南麓。

晋西南地区发现有垣曲古城、夏县东下冯两处东下冯文化环壕聚落,东下冯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交流特别显著,二里头都邑应当直接控制东下冯文化。郑州商城主导中原腹地之后的二里岗文化早期,晋西南地区重新营建了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这些现象表明二里岗文化早期对晋西南地区的中心城邑重新进行了确认和控制。晋西南地区的基层聚落罕见二里岗文化早期风格遗物,说明二里岗文化早期对晋西南地区基层聚落的直接影响不大,郑州商城主导的国家对晋西南地区的基层社会并没有直接控制,主要通过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等区域性中心城邑控制晋西南地区。

郑州商城代表的国家控制了二里头文化、东下冯文化和辉卫文化的故地,并在这些新控制的地域形成了新的二里岗文化。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文化为主体)故地作为郑州商城精英的主要来源,依然继承旧有的文化传统,被新国家牢牢掌控。岳石文化(以安丘堌堆类型为主体)故地作为郑州商城的东方盟友,保持着旧有的文化面貌,说明在二里岗文化早期二者依然保持着“非侵入式”关系。

郑州商城的肇建及二里头都邑的废弃都是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文化为主体)和岳石文化(以安丘堌堆类型为主体)涌入的结果,二者代表的外来精英阶层主导了国家、社会和文化的重新组织。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从二里头都邑转移到郑州商城,不是二里头文化代表的精英阶层的迁都,而是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文化为主体)和岳石文化(以安丘堌堆类型为主体)代表的精英阶层夺取了统治地位,是由外来人群主导的“改朝换代”。

四、结语

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社会重新组织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发生了两次重大变迁。第一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郑州商城控制了中原腹地东部,二里头都邑失去中原腹地主导地位。第二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偃师商城取代二里头都邑主导洛阳盆地(二里头都邑王畿区域),二里岗文化的精英舍弃了二里头都邑而在其附近营建偃师商城作为新中心。中原腹地与邻近区域在二里头文化四期的文化互动、聚落演变及其反映的社会变迁,表明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从二里头都邑转移到郑州商城的重大事件,不是二里头文化精英阶层的迁都,而是下七垣文化(以漳河型文化为主体)的精英阶层主导的“改朝换代”。这次“改朝换代”的重大事件,年代和地域上都与文献上夏、商王朝的更替最为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