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可助兴,可排忧,亦能壮胆,缓解疲劳,祛湿驱寒,且味道醇美、回味无穷,汉代称酒为“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汉书·食货志》),因其独特魅力,酒自诞生至今一直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纷争不已,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朝不保夕。许多人深感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或饮酒消愁,或以酒放纵,或借酒避世。“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名士的共识。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正是此中典型。

酒风之盛

“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的代表,包括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七人。“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七贤”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的对象显然非酒莫属,七人好饮、能饮,尤以阮籍、刘伶、阮咸、山涛更甚。

▲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荣启期、阮咸、刘伶、向秀)

《晋书•阮籍传》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阮籍为避免卷入纷争,连醉六十天以躲避司马昭求结姻亲,又得知步兵厨营善酿酒,藏有美酒三百斛,因此求作步兵校尉一职,以方便饮用。“酒仙”刘伶经常携酒出游,走一路喝一路,让仆人扛着锄头跟随,吩咐“死便埋我”,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一斛尽兴,五斗只能稍解酒瘾。阮咸的狂放不羁亦体现在饮酒方式上。他曾直接用大盆喝酒,有小猪过来抢酒也不驱逐,而是人畜共饮,当真与众不同。山涛酒量很大,能饮酒八斗,并及时止饮。

文献中关于“竹林七贤”嗜酒好饮的记载在考古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内容中可以得到证实。“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1960年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墓,壁画分为两个画面,分列墓室南北两壁,每幅画面均由150余块模印画像砖拼砌而成。北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南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旁有榜题标注姓名。荣启期是春秋时期的高士,或因对称的需要而被嫁接其中,其余七人正是“竹林七贤”。八人皆席地而坐,弹琴饮酒,长啸沉思,神态各异,其中刘伶、阮籍、山涛、王戎或身前置酒,或手持酒杯,一副酒至酣处、慵懒闲适的景象。

▲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六朝社会酒风盛行,名士饮酒好酒,神仙似乎也与时俱进。萧梁临汝侯萧猷,为吴兴郡太守时,“性倜傥,与楚王庙神交,饮至一斛。每祀,尽欢极醉,神影亦有酒色,所祷必从。后为益州刺史,侍中,中护军。时江阳人齐苟儿反,众十万攻州城,猷兵粮俱尽,人有异心。乃遥祷请救。……俄有数百骑如风,一骑过请饮,田老问为谁,曰:‘吴兴楚王来救临汝侯。’……是日,猷大破苟儿”。(《南史·梁宗室上》)吴地楚庙之神好酒,经常酒后上岗,面带醉容,有求必应,而且出动数百神兵长途奔袭为酒友解困,颇重酒情。

惊人酒量

六朝时人们不仅好饮且酒量惊人,如前述山涛能饮酒八斗;刘伶自称“一饮一斛,五斗解酲”;东晋名臣周顗“在中朝时,能饮酒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称无对”;刘宋吴兴太守沈文季“饮酒至五斗,妻王氏,王锡女,饮酒亦至三斗”;南齐都仓尚书孔稚珪“饮酒七八斗”;萧梁平西将军邓元起“性本能饮酒,至一斛不乱”;陈后主“与其子弟日饮一石”。

斛、石、斗是古代容量单位,斛与石相同,1斛(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变换较大,取东汉魏晋时期容器标准,一升约合今200毫升,则1斗酒为2000毫升(2升),重约4斤。当时人饮酒动辄三斗(12斤)、五斗(20斤)、八斗(32斤)、一斛(40斤),便是喝水也难到此量。但众所周知,古往今来对于他人酒量的转述从来都是虚虚实实,就高不就低,上述记载固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成分,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酒精度数普遍偏低。

中国古代的酒大致可分为三类,自然发酵的果酒、谷物酿造酒和蒸馏酒,其中果酒和谷物酿造酒出现较早,酒精度数偏低,蒸馏酒是以蒸馏工艺制取的酒精度在40度以上的酒,因可以点燃,故称烧酒(因透明无色亦称白酒)。蒸馏器虽然在东汉时已经出现,然而蒸馏酒的制造技术大约至元代方始盛行。六朝时期人们饮用的酒多为谷物酿造的液态发酵酒,受酿酒工艺的制约,很难超越现代黄酒的酒精度(10—12度),大多度数偏低。形象一点对比的话,六朝时酒的酒精含量类似现在的啤酒或低度黄酒,在延长饮酒时间的情况下,一旦上下通透,即便是喝下十数斤酒也不为过。上述载入史册的能饮者,酒量“三斗”“五斗”“八斗”“一斛”不等,差异明显,这源于当时度量衡标准不一,另一方面也和酿酒工艺不同造成各地酒的品质和酒精度不同有关。

古人缺少精确的酒精测量方法,难以准确控制和标明酒的度数,酒的品质和度数不同造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酒量“各有长短”。《齐民要术》记述了9种酒曲和40余种酒的制作方法,酿酒原料包括粟米、秫米(黏性粟米)、黍米、糯米、粳米等。由于曲种、原料、处理方法和发酵工艺不同,酒的颜色、清浊、口感以及酒精度等必然有所差异,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出产的名酒多以出产地域为名,如长沙郡(今湖南衡阳)酃酒、岭南苍梧(今广西梧州)酒、京口(今江苏镇江)酒、乌程(今浙江湖州)箬下酒、山阴(今浙江绍兴)甜酒等。

鉴于酒水体积大、重量沉,不便长途运输,当时产销模式应以就近酿造、短途消耗为主,因而区域内的自产自销、庄园自酿自足,乃至普通百姓自家酿造的酒类就更数不胜数。这些产自各地、品种繁多、口感多样的酒类,经各种酒具的盛装,成为当时宴席上的主角。

饮酒器具

酒自酿造到饮用,均需要放置在不同的酒器当中。作为物质载体的酒器,不仅印证了酒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有助于我们还原当时的造酒过程和饮酒场景,按照功能可以将六朝时期的酒器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分酒器和饮酒器。

贮酒器

贮酒器包括酿造和贮藏酒的大型容器,如瓮、缸等,《齐民要术》详列作曲制酒的方法,多次提及瓮是当时酿酒贮酒的主要器具,此类器物在两汉时期偶有发现。西汉中山王刘胜夫妇墓内出土33口大陶缸(刘胜墓16只、窦绾墓17只),出土时陶缸内壁仍有酒干后留下的痕迹,这些陶缸高66—76厘米,部分缸朱书“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黍酒十一石”“稻酒十一石”“甘醪十石”等字样。密县打虎亭汉墓东耳室南壁“酿酒备酒图”线刻画上栏的几案上摆着六个大酒瓮,亦为贮酒之器。

▲ 满城汉墓出土陶缸

▲ 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东耳室线刻画“酿酒备酒图”

盛酒器

盛酒器是从贮酒酒瓮至饮酒酒席之间过渡的酒器,六朝时期常见的有樽、扁壶、盘口壶、罐等。樽和扁壶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当时主要为漆器,六朝时期出现了青瓷樽和青瓷扁壶。樽是饮酒时不可缺少的盛酒器,《宋书•礼志一》记载:“正旦元会,设白虎樽于殿庭。樽盖上施白虎,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可见樽是正式场合的盛酒容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在描述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时,特别强调:“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可知樽也是日常家庭盛酒器。盘口壶、罐则为六朝时期非常流行的青瓷容器,既能装水,亦可盛酒。

▲ 分酒器

在酒席上饮酒时,先将酒壶(瓶/罐/樽)等容器内的酒倒进分酒器内,通过分酒器倒(舀)进酒杯。目前考古出土资料所见的“分酒器”主要有带柄盆形器与附鋬带流罐两种。

▲ 南京郭家山东晋温峤墓出土青瓷魁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中,阮籍、山涛、王戎身前均放置带柄盆形器盛酒,发掘者将其称为“瓢尊”,类似实物在东晋南朝墓葬经常出现,考古工作者将这种带柄的盆形器称为“魁”,从器形特征看,“瓢尊”与“魁”应指同一类。出土的实物“魁”与“勺”通常以器物组合的形式在墓葬内出现,饮酒时,用“勺”将分酒器“魁”里的酒舀入耳杯,以便饮用。考古发现的六朝时期作为实用器的魁、勺多为青瓷质地,如东晋温峤墓内出土青瓷魁,江宁博物馆藏东晋墓出土的青瓷魁、勺等。此外,东晋南朝墓葬中发现大量专供随葬用的陶质魁、勺,是当时饮酒习俗的直观反映。壁画中阮籍、王戎身前的魁里还浮着一只鸭形器,既可作舀酒的工具,又兼具“浮标”的功能,提示剩余酒量的多寡,以便酌情增添。

另外一种分酒器为“附鋬带流罐”,“鋬”指把手,“流”指出水口,此类器型在东晋南朝墓葬随葬品中较为常见,应为日常生活中较为流行的器具。目前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类器物在当时被用作酒具,但观其器形特征完全符合“分酒器”的要求,饮酒时手持罐柄,将酒直接倒入杯中,方便快捷。

饮酒器

六朝时期最为常见的酒杯形态非耳杯莫属,耳杯为口沿两侧置耳以便手握的椭圆形杯,是战国以来最为常用的饮酒器具,两汉时期多为漆木器,三国时期青瓷耳杯开始出现。饮酒时双手合鞠耳杯两侧,抬起耳杯,将酒送入口中,动作舒缓、姿势优雅。此外,瓷盏也是东晋南朝时期常见的饮食器具,既能品茶又能饮酒。

另有少量珍奇罕见的酒具,如银碗、玻璃杯、鹦鹉螺杯等。《三国志·甘宁传》载魏吴濡须口大战时,孙吴大将甘宁曾以银碗盛酒赏赐敢死将士,以示激励。南京东晋王氏家族墓M7出土一只玻璃杯,杯身磨花,腹部装饰一周椭圆形纹饰。南京象山东晋王兴之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鹦鹉螺杯,利用螺壳自然卷曲的形状,在螺壳外部包镶铜框,杯身两侧伸出类似耳杯的双耳,整体造型和用途与耳杯异曲同工。玻璃杯、鹦鹉螺杯在当时均属于奇珍异宝,能用此类宝物饮酒者,地位自然非同一般。然而从常理来看,这种珍贵酒杯放在桌上怕磕着,捧在手里怕摔着,总是不如日常酒杯更为随意。

▲ 南京象山东晋墓出土玻璃杯

任何时代都不乏不拘一格、率意而为者,今有“对瓶吹”“拎壶冲”,古有端盆畅饮。《晋书·阮咸传》记载阮咸饮酒的场景,“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时有群豕来饮其酒,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众人径直以大盆盛酒,人猪共饮,省去了分酒器、舀酒勺和酒杯,饥渴狂放之形跃然纸上。

▲ 南京象山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出土鹦鹉螺杯

饮之有度

六朝时期酒风盛行,关于过量饮酒导致不良后果的记载也屡见不鲜,有因酒误事者,有酒后失态者,有劝酒致人死亡者,不胜枚举。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重重围困于樊城,消息传来,曹操以曹植为南中郎将,拟令其率军前往救援。值此十万火急之际,曹植竟然因醉酒而无法赴命,彻底惹怒曹操而遭到冷落,成为导致其人生失意落寞的事件之一。阮籍常醉卧睡倒在卖酒美妇身旁,《世说新语·任诞篇》载“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此事发生在任性不羁的名士阮籍身上,美妇的丈夫顺势将其看做不拘名教礼节的天真释放,不便也不敢多言。东晋仆射周顗嗜酒成瘾,多次醉酒失态,某次曾与丞相王导等一众高官名士至尚书纪瞻的府上赴宴,酒醉之后于众目睽睽之下非礼纪瞻姬妾,事后仍大言不惭,荒唐、油腻至此。还是周顗,《晋书》本传记载周顗酒量极大,永嘉之乱后南渡至建康,常声称酒场难逢对手,后偶遇北方老友,二人畅饮两石酒,酒醒后才发现朋友已醉酒而亡。饮酒尽兴之余,还应有度。

除了尽情酣畅者,也不乏饮酒有节或不喜饮酒者。前文所述“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酒量很大,但每次饮酒不超八斗,自控力极强。晋武帝司马炎想测试他的酒量,“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晋书·山涛传》),未能探底。孙吴丞相顾雍,不仅自己不喜饮酒,而且会及时制止宴会上因酒失礼的行为,把控酒宴进程。《三国志·吴书·顾雍传》记载:“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权亦曰:‘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妥妥的酒局气氛终结者,固然扫兴,却也可避免很多麻烦。

余 论

孙吴太中大夫郑泉,曾畅想在一条装满酒的船上,尽兴欢饮,随波逐流。“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覆没饮之,惫即住而啖肴馔。酒有斗升减,随而益之,不亦快乎。”两晋之际的毕卓也有同一个梦想,“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晋书·毕卓传》)一条酒船,四时甘味,右手酒杯,左手蟹腿,拍浮酒池,亦醒亦醉,画面感十足。在好酒之人的眼里,纵情畅饮总是如此令人愉快、神往。

《汉书·食货志》云“酒,百药之长”,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科学认知和不同侧重下,这话似乎也不无道理,无怪乎古人对酒如此看重。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理层面并不存在有益健康的适度饮酒量,只要摄入酒精,便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酒精摄入并无“安全”剂量可言。在讲究科学、重视健康、乐趣多样且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适量饮酒、文明饮酒、快乐饮酒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