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7日——2021年11月17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文物数量共82件(套),包括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66件。千年石窟艺术从悬崖峭壁上走下来,走进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把精美绝伦的艺术呈现给游客们。 文博展览 2021年10月29日 2 点赞 1900 阅读
中国国家博物馆: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沈阳故宫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始建自努尔哈赤时期,建成于皇太极时期,康熙、乾隆时期多次扩建修缮,是清朝在关外时期营造的庞大宫殿建筑群,又称盛京皇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以沈阳故宫为基础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十分丰富的清代宫廷艺术珍品,一定意义上不仅可以代表清代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能够系统反映清代宫廷礼仪、生活习俗、艺术文化和宗教信仰。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沈阳故宫 博物馆院 2021年01月05日 5 点赞 3753 阅读
中国国家博物馆:薪火相传——中国戏曲学院建校暨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成就展 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是新中国由国家举办的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戏曲改进局局长田汉先生。从那时起,一代代国戏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戏曲教育事业为己任,以艰苦卓绝的奋斗、传承经典的坚持、兼容并蓄的创新,开拓了一条日益宽广的戏曲教育发展之路,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发展史。今天的国戏,已然成为在国内戏曲教育领域中,专业最完备、培养体 博物馆院 2021年01月05日 0 点赞 2232 阅读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24日开展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14展厅 展览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从馆藏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而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力。 展览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 文博展览 2020年11月24日 5 点赞 3722 阅读
一河千载通南北 大运河文化展 11月1日,国博重磅推出“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是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之后,又一大型文化展。展出170件/套展品,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可错过的一次大运河文化盛宴。 吴王夫差凿开了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和改造,源于人类对水资源认识和利用 博物馆院 2020年11月06日 2 点赞 2792 阅读
石雕、金铜、白陶……119件博兴佛造像与你相约国博 博兴是山东佛造像艺术的代表地域之一,艺术风格受到山东青州、河北定州等地影响,又呈现出自身特征,充分表现出博兴佛造像艺术的包容性。 博兴佛造像的材质多样,造型灵活多变,题材独特,而金铜造像多有纪年铭文,上起北魏太和二年(478年),下至隋仁寿三年(603年),绵延125年之久。发展序列之完整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 ▲ 太和二年的“落陵委造观世音像” 而且由博兴佛造像铭文与 博物馆院 2020年11月06日 0 点赞 2052 阅读
相由心生 ——山东博兴佛造像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28日——2020年2月21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展出精品文物119件(套),分为博善兴佛、金像流辉、金像铭愿三个单元,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博兴佛造像兴起发展的历史脉络、雕铸工艺及其所蕴含的信仰追求。展品中既有北魏太和二年落陵委造观世音像和王上造多宝佛像等山东地区纪年最早的金铜佛像,也有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的东魏太昌元年 文博展览 2020年11月06日 2 点赞 2519 阅读
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日——2020年12月1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展出170件/套展品,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可错过的一次大运河文化盛宴。 文博展览 2020年11月06日 8 点赞 3910 阅读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28日——2021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3展厅 展览简介: 两汉之际,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来到洛阳,汉明帝建白马寺,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也充分说明了佛像和佛寺在佛教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佛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东地区是佛教的重要活动区 文博展览 2020年10月30日 1 点赞 2975 阅读
唐代 · 鎏金银香囊(中国国家博物馆) 该香囊由两个半球组成,有子母口可以扣合。下半球内装有两个同心圆机环和一个盛放香料的香盂。 大的机环与外层球壁连接,小机环分别与大机环和香盂相连。 香囊外壳通体透雕花鸟纹饰,不仅美观,香气也通过这些镂空散发出来。香囊上有链条,上部有弯钩,这样既方便佩戴身上,也可以悬挂室内帐中。 精品文物 2020年10月21日 11 点赞 6873 阅读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10月1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和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承办,辽宁省博物馆协办的“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三个月。 博物馆院 2020年10月19日 8 点赞 2847 阅读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共展出玉质礼器、红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贵文物160余件,结合考古现场图片和建筑过程复原,集中展示了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为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同时,展览还通过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文物等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西辽河流域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要冲地位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文博展览 2020年10月19日 14 点赞 5300 阅读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8月8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 展览包括四个部分:鹤鸣九皋,声闻于天;钟鼓喤喤,大音至乐;丝竹相合,妙音飞花;云间锣鼓,日月同辉,集中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精品及向多家文博单位商借的文物共计200余件(套)。 文博展览 2020年09月30日 3 点赞 4065 阅读
吕埴: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藏有一床唐琴“九霄环佩”,为国家一级文物,琴式为典型的伏羲式。 根据琴底铭文可知,此琴原为北宋冯轸藏品,后经南宋鉴藏家周必大鉴定,其系唐代“雷琴”。 考古研究 2020年09月11日 1 点赞 2415 阅读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9月4日——2020年12月4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展出精心遴选的294件(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沉船和贸易瓷器及其他相关文物,结合国内外重要遗址、沉船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构画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盛况,充分展示中国在全球陶瓷贸易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历史事实,深刻揭示中国与世界基于海洋贸易不断深化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 文博展览 2020年09月09日 4 点赞 2856 阅读
中国国家博物馆:“浮槎万里”——近三百文物呈现古代陶瓷海上贸易 9月4日,“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国博深度挖掘馆藏资源自主策划、主办,在展出的294件(套)展品中,国博馆藏文物占比超过95%。 博物馆院 2020年09月08日 2 点赞 2639 阅读
格物匠心——福建传统工艺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8月30日起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二展厅 展览简介: 此次展览分艺韵百态、工致精巧、千文万华、石以名志、东方神韵等五个单元,系统呈现出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200余件(套),充分展示了福建传统工艺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丰富内涵。 文博展览 2020年09月01日 3 点赞 240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