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 · 磁山文化 中国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197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主要分布在河北的中南部,从武安到容城一带发现数处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约为前5400~前5100年(最新鉴定为距今约10300-8700年)。经过发掘的重要遗址仅磁山一处,在武安县城西南洺河北岸的台地上,高出现代河床25米。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27日 9 点赞 6303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裴李岗文化 中国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主要分布在豫中一带,豫北和豫南也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约为前5500~前4900年。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26日 13 点赞 7651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长阳人 中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1957年由贾兰坡主持进行发掘。 共存的动物化石均属华南洞穴中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如豪猪、竹鼠、古豺、大熊猫、最后斑鬣狗、东方剑齿象、巨貘、中国犀等。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10日 12 点赞 6082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下川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的文化。因发现于山西省沁水县下川而得名。同类遗存见于山西东南部中条山主峰历山及其附近的山岳地带。 下川是历山东麓的一个山间盆地,文化遗物分布在盆地周边的第二阶地地表,以及阶地上层的晚更新世末期灰褐色亚粘土层中。1973、1974 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曾进行发掘。 下川文化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未见陶片及磨制石器。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4万至1.6万年。 考古词条 2020年10月09日 24 点赞 7480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小南海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小南海附近的洞穴中。1960和1978年两次发掘。该文化以小型石器为主要特征。 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下部地层(第6层)的年代为距今22150±500年;上部(第2、第3层)为距今11000±500年。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30日 10 点赞 6084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峙峪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1963年发现于山西省朔县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同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 该文化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8945±1370和28135±1330年(未经校正)。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29日 16 点赞 10382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大窑旧石器制作场 包括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的石器制作场各一处。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大窑村附近,地处大青山前的丘陵地带。 早期制作场在村南的四道沟,晚期制作场在村南的二道沟,地质时代分别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70年代由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文物工作队发掘。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28日 5 点赞 4892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萨拉乌苏遗址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萨拉乌苏”(蒙语“黄水”)沿岸。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年代为距今约5万至3.5万年。该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发掘和研究的两个旧石器遗址中的一个。出有晚期智人化石和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25日 5 点赞 5310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南海峪旧石器地点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的地点。位于山西省垣曲县南海峪山坡的洞穴中。195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时代为中更新世或稍晚。 南海峪洞穴由北向南伸展,洞壁大部分已被破坏,洞里填充着厚薄不均的堆积物,主要是胶结的角砾岩和黄色土。文化遗物埋藏于胶结的堆积物中。石制品的原料大多是脉石英和燧石。石片共8件, 是用直接法打制的。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24日 2 点赞 4403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庆阳地区旧石器地点 庆阳地区在甘肃省东部,华北黄土高原的西端,是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的地区。1920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庆阳县城北(今华池县境)的黄土层及黄土底部的砾石层中首次发现旧石器。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23日 2 点赞 5036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许家窑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末或中期初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类型,也有人认为就是早期智人。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之间。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据铀系法断代距今约10万年。 许家窑人地点最初发现于1973年,1974~197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22日 7 点赞 6452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大荔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之中。1978和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 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30岁的男性头骨,基本保存完好,但没有下颌骨伴存。头顶相当低矮,前额扁平;眉嵴粗壮,甚至超过北京人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21日 6 点赞 5362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北京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同时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 北京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的明德-里斯间冰期,据铀系法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及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18日 14 点赞 10017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匼河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分布于山西省芮城县匼(kē)河村一带。1957年发现,1960~1980年由贾兰坡主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5次发掘。 匼河文化以大石片制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晚于西侯度文化,而早于丁村文化,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17日 11 点赞 5306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蓝田人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 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15日 16 点赞 6742 阅读
旧石器时代 · 西侯度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现于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1961和1962 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作过两次发掘,发现石制品、烧骨、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化石。 西侯度文化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初步测定,年代为距今180万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掘材料由贾兰坡、王建编写成《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址》专刊报告发表。 考古词条 2020年09月14日 13 点赞 898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