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 中国古代铜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用于照容的实用器,变化无穷的样式、纹饰和铭文等也使其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是体现不同时期哲学、思想、文化、宗教、艺术、科技和民俗历史变迁的重要载体。 铜镜能照察审辨,从而引申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意思,故古人多以镜鉴寓理。如 “三鉴”曰“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汉荀悦《申鉴》),又如“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考古研究 2021年04月27日 8 点赞 3453 阅读
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2日——2021年8月22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13号展厅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展出了五面有‘游中国’‘中国安’‘中国宁’‘中国安宁’‘中国强’铭文的汉镜,勾勒出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中国古人对中国强盛 文博展览 2021年04月23日 1 点赞 1891 阅读
陕西:西咸新区大堡子墓地出土80余枚西汉铜镜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西咸新区发现一处西汉时期大型墓地——大堡子墓地。目前,考古人员共清理墓葬400多座,出土陶器、铜器、玉器、铁器等各类遗物2000多件组,其中包括80余枚精美的西汉时期铜镜。 考古前沿 2021年04月16日 5 点赞 2216 阅读
铜华镜彩——宣城市博物馆藏铜镜展( 慈溪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3月16日——2021年5月30日 展览地点: 慈溪市博物馆 展览内容 本次展览遴选铜镜近百件,年代上起战国,下至清代,在造型、纹饰、铭文或制作上各具特色,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历程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各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与审美情趣。 文博展览 2021年03月16日 0 点赞 1917 阅读
战国 · 四兽纹铜镜(深圳博物馆) 战国 径:18.9cm,厚:0.8cm 圆形,薄身,边缘突起。中有三弦钮,园钮座,外围一周凹面环带。纹饰由主纹和地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主纹为四个怪兽绕钮作同向排列,兽头似熊,双目俯视镜钮,有短竖耳、身躯与长尾呈“S”形卷曲,四肢发达,一后肢蹬在钮座之外圈,长尾。宽边素沿卷边。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25日 3 点赞 3022 阅读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24日开展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14展厅 展览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从馆藏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而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力。 展览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 文博展览 2020年11月24日 5 点赞 3722 阅读
古镜今鉴——越地古铜镜主题展 11月13日,由杭州市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联合承办的古镜今鉴越地古铜镜主题展在富阳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出绍兴地区出土的80面铜镜与富阳博物馆馆藏20面铜镜,利用实物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向观众展现古铜镜在青铜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熠熠光彩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博物馆院 2020年11月18日 2 点赞 2853 阅读
古镜今鉴——越地古铜镜主题展(富阳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3日—2021年1月10日 展览地址:富阳博物馆 展览简介: 此次展览展出绍兴地区出土的80面铜镜与富阳博物馆馆藏20面铜镜,利用实物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向观众展现古铜镜在青铜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熠熠光彩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博展览 2020年11月13日 0 点赞 1906 阅读
徐楠:唐代铜镜中的道教文化 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铸造的第二个高峰期。世俗化倾向和商品化消费成为唐代铜镜不同于前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出于信仰的需要,道教赋予了铜镜更多的宗教教化和精神传达的功能。 考古研究 2020年08月28日 2 点赞 2936 阅读
朱良津:铜镜、铜鼓、铜车马,贵博青铜文物的斑驳之美 半世纪的考古发掘,在贵州广袤的土地上,发现早起石器时代,晚至清代的为数可观的文物。贵州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绝大多数均来源于地下发现。这些文物中,以两汉时代的墓葬出土为主,它们体量悬殊,视觉感受殊异。从制作上看确实不乏让人产生欣喜的物件,或精巧,或细腻,或粗犷,或独特。 考古研究 2020年07月20日 1 点赞 2004 阅读
孔祥星 :从破镜重圆说起——汉代铜镜中的历史文化信息 孔祥星 1939年生,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曾任北京市“十五”社会科学规划历史专家组组长,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专家组组长。主要研究博物馆学、隋唐文物考古、吐鲁番文书和中国古代铜镜。主编有《中国铜镜图典》,合著有《中国古代铜镜》等。 考古研究 2019年12月26日 3 点赞 2752 阅读
唐代 · 羽人花鸟纹金银平脱铜镜(中国国家博物馆) 镜以青铜制成,呈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镜八瓣葵花形。以镜钮为中心平脱四重八瓣莲花,周匝密布花鸟、飞蝶,靠近镜边缘处为羽人及飞凤纹,毛雕纹理。镂刻精细,纹饰饱满,富丽堂皇,正是鲜明的盛唐之风格。 精品文物 2019年12月12日 10 点赞 6168 阅读
清代 · 描金花卉镜 (辽宁省博物馆) 漆背,是指用彩色油漆在铜镜背面绘制各种图案的纹饰。漆背镜始于战国时期,多在镜背用黑漆或朱红漆作地,再在漆地上彩漆绘制各种几何、龙凤图案。这面铜镜是在黑漆地的镜背上用笔蘸着含金汞剂描绘金蕃莲的纹样。 精品文物 2019年11月29日 1 点赞 2631 阅读
宋代 · 菱花形人物楼阁纹铜镜(宁夏博物馆) 宋镜以形式多样而著称,除唐时颇为流行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到宋代仍较常见外,“亚”字形镜显著增多,又创新了带柄形、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镜形。宋镜一般较薄,铸工也不如唐代精细,多采用细线浅雕加工纹饰,使图案纤巧,但其中也不乏精品。宋镜中较大量的是素镜,此外还有植物纹饰——如花卉镜,动物纹饰——如双龙镜、花鸟镜以及神仙人物故事镜和八卦纹镜等。 精品文物 2019年11月01日 4 点赞 3057 阅读
李零:出土文物有性别 判断一个墓葬属于男人还是女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人骨鉴定。但有的时候人骨已经化为齑粉,这时就需要看陪葬。我们说男爱刀剑,女爱梳妆。男性的墓葬中,通常是有戈之类的兵器。而女性的特点是喜欢梳妆打扮,所以通常会有首饰,或者跟梳妆打扮有关的小盒子。 考古研究 2019年10月29日 1 点赞 2675 阅读
宋代 · 足球纹铜镜(湖南省博物馆) 宋代青铜 长沙收集直径11厘米铜镜为照容用具。宋代铜镜很多,形制多样,铜镜上的纹饰也相当丰富,但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足球纹铜镜为罕见之珍品。此镜镜面光洁,背面浮雕的图象是一对青年男女对面踢球,女子高髻笄发,作赐球状。男子戴幞头,着长服,半蹲膝,身稍前倾,作认真接球姿势,小球介于起落之间,球身隐约可见爪棱状痕迹,形态逼真,旁边有裁判和观众,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蹴鞠”图案,现代足球的前身。国际足球联 精品文物 2019年10月11日 4 点赞 318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