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亮 刘成梦:川大考古的峥嵘岁月——5代人60年传承至今 走进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东门,便是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荷花池,其北侧是如今的校史馆。在荷花池旁我们采访了川大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宪教授,李永宪教授说起川大考古学的往日时光,从1960年到今天已整整一个“甲子”,从创始人徐中舒、冯汉骥等先生到现在的川大考古人,那是整整五代人的不断努力和传承…… ▲ 川大考古专业原系主任李永宪 川大考古专业 考古研究 2021年07月09日 2 点赞 1770 阅读
贺云翱:考古学进步的主要动力 作为现代科学大家庭中一员的考古学,其持续进步的动力是什么,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总结考古学发展史则可以认为,其主要动力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发现”。考古学进步的最大动力首先在于“发现”,无论是考古学基础资料的获取,还是新的理论突破,都与田野“发现”直接相关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柴尔德的 考古研究 2021年06月17日 103 点赞 1613 阅读
陈淳:三星堆与公共考古 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将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考古活动上来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考古学是什么?考古发掘是怎么进行的?考古学的研究有可能回答哪些问题?……带着如许疑问,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考古新识”系列,邀请校内外历史考古文博领域的相关学者撰文,以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为契机,与读者一起进行一次考古之 考古研究 2021年04月30日 6 点赞 2365 阅读
白云翔:历史考古学重在何为 “历史考古学”,又称之为“历史时期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基本分支学科之一。 夏鼐先生等指出:关于考古学的分支,“从研究的年代上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也有人主张在两者之间加入原史考古学而成为三大分支,但从实际意义来说,原史考古学的重要性不如前两者。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 考古研究 2021年02月02日 1 点赞 1990 阅读
对话练春海:考古学与中国美术史的世纪交汇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学习,其实我要是知道在座的有这么些老师的话,估计就不敢来了。我感到很紧张,沈睿文老师不愿意多说,我是不敢多说了。但既然被点名了,我就发表一下我不成熟的看法。 今天下午这个话题其实也是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的话题,关于考古学跟美术史的交汇,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虽然非常不成熟,但希望可以把它拿出来跟大家作一个交流,以促进我进一步的思考。 考古研究 2020年09月23日 0 点赞 1950 阅读
布赖恩·费根:考古学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 金色的法老像,失落的城市,咧着嘴的骷髅头:考古就是浪漫与传奇之旅。很多人仍然认为考古学家都是探险家和寻宝者,就像好莱坞电影里寻找神秘莫测的圣杯的印第安纳·琼斯。这些不朽的形象可追溯至19世纪,那时海因里希·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等考古学家还能发现特洛伊之类的失落文明,在一周之内发掘三座皇家宫殿。 考古研究 2020年08月27日 2 点赞 1996 阅读
贺云翱:“经济考古”是考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近年来,“经济考古”或“经济考古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频频推出,如美国考古学家罗泰先生于2017年12月1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东周时代经济考古的一些问题》的学术演讲;考古学家焦天龙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经济考古学的历史与概念》的报告会。《南方文物》杂志专门设立“生业与社会”栏目,不定期发表与经济考古有关的论文。 考古研究 2020年08月19日 7 点赞 2080 阅读
张光辉:考古 酸甜苦辣中收获着惊喜与快乐 考古专业冷门、没前途,事实果真如此吗?考古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走近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华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张光辉,听他讲述自己从事考古工作的经历。 虽非富贵却知足 先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专业就读,后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深造。在求学的日子里,众多专家、学者旁征博引的精彩讲述令张光辉大开眼界。 考古研究 2020年08月12日 4 点赞 2349 阅读
李零:把年轻人的希望扼杀于摇篮,等于挖了考古专业的坟 我是个“考古门外汉”,考古、古文字、古文献都学过一点,兴趣广泛而浓厚,但我和每个行当都保持一点距离(“距离产生美感”),基本上是从“门外”看问题。以前,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学习过七年,从此和考古学结下不解之缘。 考古研究 2020年08月06日 1 点赞 2165 阅读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6版全彩) 这是一本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名著,这又是一本信达雅的考古学译著,这还是一本作者和译者奉献给中国考古学界的学术经典。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编著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6版全彩)》这部当代世界考古学发展最权威、最全面、最简明扼要的通识性著作,对我国学生和学者的启迪是巨大的。全书涵盖了考古学的历史、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 著作推介 2020年08月03日 5 点赞 4544 阅读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本书分为“考古学”和“史前文明”两部分:第一部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方方面面:从19世纪带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探险者及盗墓贼的故事,到如今的专业考古学科——基础理论、实践技术、数据分析、遗址保护,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考古工作者…… 著作推介 2020年07月27日 1 点赞 3463 阅读
考古学的考古 本书收录了9篇历史和考古学研究论文,作者均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重要学者,撰述者包括汪涛、方辉、朱渊清、陈星灿、陈洪波、徐坚等,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的早期面貌、中外考古学的交流发展、考古学界早期重要人物研究、考古学理论研究等,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和考古学研究作品集,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梳理了民国时期的史学,构成一部以知识考古学为出发点的新型史学史。 著作推介 2020年03月20日 1 点赞 1988 阅读
林沄文集(三卷) 文集有考古学、文字、古史三卷。考古学卷收录林沄先生已发表的考古学论文55篇,以发表时间为序,分为上下两编。内容涉及商周考古、中国东北和北方的考古遗存与文献记载的古族的对应问题、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起源、远东南部的古代中国文化遗存,以及对未来考古学科发展、建设的构想等。林沄先生治学谨严,著述颇丰,提出的精妙见解,对于考古学研究者极具启发意义。 著作推介 2020年01月17日 0 点赞 2771 阅读
从考古发现中国 本书是人类学家张经纬的首部考古学、历史学主题书评集,分为“考古”、“中国”、“神话”、“方法”和“诸野”五大板块。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发掘以外,我们仍需明白,考古同样是一种思考的工作。这种思考离不开与考古学密切的人类学领域。人类学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用异文化照见本文化的不足之处。 著作推介 2019年12月25日 0 点赞 2564 阅读
雷兴山: 考古学的新使命 考古学是一门科学,归根到底,考古学就是历史学。但考古学与传统的历史学不同。传统的历史学家是坐在书斋里,阅读研究的是古籍,是文献,而考古学家是工作在田野里,阅读的是古人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可谓是一本无字天书。 考古研究 2019年12月03日 3 点赞 2732 阅读
李新伟: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 1949年后的中国史前考古学则将最宏大的学术目标确定为重建中国古史,即以考古学的方法论证,在史前时代,历史时期绵延至今的多民族统一中国之“雏形”已经出现,“多元一体”的基因和“分久必合”的大势已经形成。70年来,几代考古学者对此初心未改,矢志不渝。 考古研究 2019年11月08日 4 点赞 2781 阅读